发现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阶段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过多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了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主创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质疑研究一拓展练习一精讲释疑一实践评价反思”四步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发现探究教学模式 实践 研究
新课程理论要求教育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主题。现阶段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过多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了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主创性,思维途径狭窄,使得他们在课堂上听得明白透彻,课外实践却难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质疑研究一拓展练习一精讲释疑一实践评价反思”四步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质疑研究。恰当的问题能培养学生求知的愿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抓住疑难问题探究、带问题研究课文的自觉性。通过读书解疑使他们随时得到成功的乐趣,逐渐养成自觉地、全神贯注地进行研究性、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因此,问题的设置必须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击中重难点,具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解疑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形成“问题一读书一思考一探究一解答”的积极认知状态,才能达到质疑研究的目的。
2、拓展练习。思维从问题中来,真知来自于实践。实践可以“融化”经验,使他人经验变为自身真知。学生通过质疑研究基本上理清了所学知识的逻辑,但由此获得的知识大多数还是感性的东西,因此必须紧扣新课标要求,依据所学知识重点精编适量的拓展练习。题目设置由浅入深,富有开拓性、指导性、研究性,具有启发思维的作用,使学生将所学得的知识付诸于实践,能有效的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实验创造能力、综合探究技能,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变通性、创造性,使学生享受到研究性学习有效方法掌握知识成功的乐趣,同时贯通知识脉络发现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上的一些偏差,及时进行校正,不断完善知识,使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逻辑思维方法,不断地进行创新学习,不断地壮大成熟自己,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精讲释疑。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思维定势,突破解决疑难。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讲是体现这些主导作用的极为重要的一环。精讲应突出以下内容:
3.1 重点讲透,难点分散,知识逻辑理清。
3.2 因材施教,注重讲解有“梯度”,以便拔优扶差,整体培养。激起其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3.3 针对拓展练习作业,打通学生的思维障碍,引导探究释疑解惑。注重题目设计的知识逻辑分析,深化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批判性的回味自己的实践过程,透化知识,享受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3.4 导出知识网络,总结知识规律,教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使其能学以致用。
4、实践评价反思。课外实践应本着巩固基础,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设置,实践题目设计应由浅入深,由直线性思维向“阶梯”型思维发展,这样可做到深化研究性学习思维。要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及时地进行评价反思,对学生的知识使用、综合探究技能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及时地疏通和补救,使其及时完善自己的思维逻辑,更好地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变通性、创造性,培养其恒久的研究性学习品质,使其能学以致用。
因此,发现探究教学就是学生在问题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自己的不懈探索获得知识,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去探究解决问题,养成“有疑-无疑-再有疑-再无疑”的研究性学习品质,不断强壮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0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