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
  [关键词]幼儿 角色游戏 社会性
  
  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力军,他们将面临一个竞争激烈、信息万变、高度开放的社会。不仅需要有很高的智力、创造力,而且需要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因此,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进行社会性的培养。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比如:娃娃家、医院、商店等都是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都有一定的主题,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它是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活动。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所以在角色游戏中能够很好地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幼儿的现代意识。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
  1.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而教师应在游戏开展前做好指导幼儿确定主题的工作。为了确定游戏主题,教师要对幼儿具有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大小作――了解,尽量去满足每个幼儿的意愿。例如:去过小吃店的幼儿会提出玩“小吃店”的游戏;到过超市的幼儿会提出玩“超市”的游戏:看过理发的幼儿会提出玩“理发”的游戏。个性外向的幼儿喜欢玩参与人数多、气氛热烈、场面大的游戏;个性内向的幼儿喜欢玩较文静的游戏。教师通过平时的了解,掌握了这些情况,就能从实际出发,引导生活经验较丰富的幼儿来确定主题,进行游戏,或启发具有某种生活经验的幼儿去帮助和指导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幼儿参与他们的游戏。在开展角色活动时,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愿望去当“爸爸”、“妈妈”、“警察”、“医生”,可以“煮饭、煮菜”、“开汽车”、“开飞机”、“开火车”……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尽情地想象。并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参加成人工作生活的意愿,这对缓解幼儿内心的紧张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对医生印象较深的小朋友在开展角色活动时就提出我们来做当医生的游戏。这样游戏主题便确定下来,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
  2.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发展交往能力。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道德行为的机会。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体验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待人接物的态度,感受他们的情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十分投入,逼真的表现所担当的角色的特征。如在玩“餐厅”的游戏中,扮演服务生的廖欣悦小朋友,她会热情地说:“欢迎光临!”接待每一位客人。客人入座后便热情地询问:“小姐需要喝点什么?”,“先生请您点菜”。客人吃完饭走了以后,她便彬彬有礼地对客人说:“欢迎下次再来。”又如在“过家家”的游戏中,当“爸爸”下班回到家了,“孩子”会说:“爸爸您累了吧!快洗洗脸,先喝杯水,休息一下!”这样幼儿便学会关心他人,养成尊敬长辈的行为习惯。共同的游戏意愿可将幼儿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消除隔阂,发展正常的交往关系。例如;我们班的陆俊达和樊文献两个小朋友不时有小磨擦发生,一次在医院的游戏中,一个扮演“医生”,另一个当“病人”,这时“医生”很仔细地给小“病人”看病、开药,还作了详细的医嘱,小病人看完病和蔼地向医生道谢,正是在游戏中促进了两个幼儿的自然和好。
  3.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角色游戏中要进行角色的分配。为了培养幼儿的主导性,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角色游戏应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但这样会出现争抢角色的现象。例如:你当售货员。我也当售货员。你要做医生,他也要做,争论不休。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让大家竞选,比比谁的组织能力强,谁掌握的实际情况最多。如:商店里都有什么货物;洗头的程序是怎样的;遇到刁难的顾客应如何处理等。有时,还要由其他幼儿出题让他们竞争。赢方当选,输方也不要气馁,下次还有机会。电可先让两人同时做售货员,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去竞争。最后让大家评议,谁的工作做得最好。这样就能使幼儿在游戏中更加投入,并让幼儿充分领略到充满风险和竞争的现代社会生活。
  4.培养幼儿大胆的创新意识。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他们要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常以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幼儿不同的创造性举动。如有一次,小朋友在各区域里忙得不亦乐乎。突然,有一名小朋友跑来对我说:“老师,我们这里有超市,有餐馆,有银行,有花店,简直是商业一条街了。”这时,我就问他们:“假如你们是这条街的主人,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一条街’建得更好呢?”孩子们都认真地思考,有一名小朋友首先说:“我们建造一个汽车厂吧!造各种车辆,让人们用。”又一名小朋友说:“不,造个火车吧!”“不,造飞机吧!”……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赞扬了他们的想法后,最后在各区域里开设了“小小加工制造厂”,于是大家开始动手,他们利用各种积木来搭汽车,用雪花片来造飞机;还有几个小朋友要当制造火车的工人,可是积木和捅塑片已经有人用了,造火车用什么材料呢?这几个小朋友用无助的眼神望着我。我连忙对他们说:“别着急,找找我们教室里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用来做火车。”这下孩子们的目光开始在教室的四周搜寻。忽然,一个小朋友大声喊:“咱们拿这个做吧!”我转头一看,他跑到手工区废品箱里收集来的废纸盒边,忙着干起来了,眼里流露出异常兴奋的光彩。其余的孩子都拥到了他的身边高兴地说:“对,就用这个做!”“这小盒更像火车的车厢。”……孩子们的创造性举动又一次得到了认可,他们忙得不亦乐乎,终于一个“小小加工制造厂”建起来了。这样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同伴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成品玩具或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为此,我们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将原本要制作玩具的材料,如:纸、泡沫、塑料、海绵块、彩带、小竹棍、各种小画图、橡皮泥等,分放在活动区,鼓励幼儿动手寻找、制作自己需要的玩具,大胆想象、创新。当幼儿在使用、制作替代物时遇到了困难,我们教师及时参与,帮助幼儿巧妙使用替代物。幼儿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他们可以将洗净的各种饮料瓶想象成话筒、花瓶、于榴弹等。教师应启发幼儿积极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儿做到能以物代物。使一种替代物有多种用法,替代物的巧妙运用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
  5.培养幼儿的经济意识。在现今社会中,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长辈特别宠爱。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有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就哭闹不止。为了让幼儿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我们在角色游戏中着重进行了对幼儿价值观念的培养。
  5.1 让幼儿从小知道,只有劳动才能换来钱,只有劳动换来的钱才是光荣的。虽然钱是假的,但幼儿却要把这当作一种荣誉,感到十分的自豪。
  5.2 培养幼儿从小节约用钱。我们开设了“小银行”的游戏,鼓励幼儿把节约的每一分钱和不用的钱存到银行里,使幼儿在玩中学到钱的功能,知道存钱的好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应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和一日活动中,渗透到各个领域之中,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给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整体影响,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成长。
  总之,角色游戏更能促进幼儿水平的提高和幼儿能力的发展。教师在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幼儿以适当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使游戏得以继续延伸,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