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三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方法众说纷纭,最关键的是要因材施教。如何因材施教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本文重在论述“因材施教”的内涵及其方法,从一个较深的层面揭示了“因材施教”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因材施教 内容 方法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并躬身践行之。时至今日,人人耳熟能详,个个赞不绝口。但究竟该如何理解因材施教,怎样才能把因材施教推向深入、推向前进,却仍是很值得探讨的。
什么是因材施教?什么是因材施教之材?辞海上说:“因材施教是教学和教育原则之一。指在基础性要求统一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材”,未有严格确切的定义,有的认为是先天的遗传素质、基因,生理特征之类,有的认为是智力水平,有的认为是学生的品性、思想倾向、秉性、脾气等。不同的“材”观,影响甚至左右因材施教的方法,特别是发现“材”的方法。新闻图片《入小学孩子先测脑像图》,是日前天津某小学招生时,在报名现场,给报名入学的孩子做脑像图测试,通过脑电波活动分析儿童智能优势。现场负责人声称:“目前很多运动员选材以及企业选拔人才,都开始使用这种方法。”张晨以《要因材施教 不能“因脑施教”》为题目,批评了这一做法。张晨认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品性,而不是智力水平”,“在认识某人适合于成为某种之‘材’的前提下,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内容和方法,促使学生向某个方向发展,以求人尽其‘材’”,“因材施教的核心意义在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天才”。我认为,“材”是对一个学生的整体性概括,是该学生区别于其他学生的特殊性,包括遗传基因、性别、年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性格、气质、志趣等要素在内的多种要素的独特组合,是具有一定稳定性,又处在发展变化中的个体。
1.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发现“材”,认识“材”,把握“材”。凭我们几千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们坚信“材”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而发现、认识、把握的速度、深度、广度、准确度,是我们把因材施教推向深入、推向前进的基础和关键。要快速、深入、全面、准确地发现认识把握“材”,当然就要研究发现认识把握的方法。传统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观察。诸如性格、气质、品性之类的要素,可以也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才能测知确定,并且真正加以确定,还要求观察者反观自身。因为自身的主观条件会影响甚至严重影响自己对被观察者的评价。如对同一个被观察者的评价,不同的观察者会有很大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在观察者掌握的被观察者情况完全相同,而评价结果迥异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是观察者主观条件的差异决定了评价的差异。因此观察者要追求客观公正,就必须弥补自己主观上的缺陷,排除自己主观上的偏颇偏激。因而也就必须有民主的态度,要和其他的观察者充分地交流意见,使观察结论在争锋中深入全面准确。目前又有了一些新的方法,如心理测试、智力测试、电波测试和基因测试等。这类方法在速度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使用这类方法,必须有科学态度、正确的生命观和博爱精神的指引。如:某种所谓的“纯科学”的检测,可能测出一部分“低能儿”、“笨蛋”,甚至“废物”,但科学的态度要求我们不能一锤定音,要结合多种方法验证,以避免偏差,要求我们反思某一种或某几种方法的局限和浅陋。正确的生命观和博爱精神,要求我们珍视和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要把每一个生命个体看作是人世间具有其独特价值的神圣存在。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独特天赋的天才,只有天才的方面类型不同,而没有绝对的“低能儿”、“笨蛋”、“废物”,不能有所鄙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智力发展似乎还不如一般的儿童。爱迪生小时候曾被学校认为是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后来却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尹文刚博士在《大脑潜能》一书中讲,研究发现,绘画天赋高的孩子未必一定会在智商上表现出来,如果用智商测验的话,他们未必一定会得高分。他们的特点是对物体的形状、质地、空间关系以及色彩认知发展得比较早,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头脑中形成外界客体的清楚表象。智商测试方法也值得反观。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Lewis Terman认为前人测试智商的方法不完善,对其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创造了所谓的Stanford-Binet IQ,这是流行至今的现代智商测试的基础。不过现在人们渐渐对Terman的测试提出疑义,认为其对智商的定义太狭窄,太过集中于常规的认识能力上,对天赋的另外一些关键层面,如发散思维、创造力、意志力等都有所忽视。在一些需要非常具体而又固定的技能的领域,比如音乐和数学,天才比较容易在早期发现,但超出了这些领域,天才之路就难以预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曾报道过,一个欧洲人因大脑受到机械损伤,生活和智力大受影响,一度很伤心,但此后又发现其机械记忆能力出奇地增强,强到令人难以置信,以为神奇。与此类似,一个美国人是自闭症患者,但其机械记忆能力却异乎寻常地强,令人吃惊。一个美国数学家,曾被许多人认为精神失常,心理有严重问题,大脑出了毛病,但几年后,该人在数学研究上就有了很大突破。尹文刚博士在多年工作中,曾收集30多例大脑半球切除的病人,康复效果最好的一位,不仅能学习,而且大学都已经毕业了。这说明,我们人类对大脑的探索研究还非常浅薄,人的潜能还非常大。我们对天才,对“材”的发现认识把握能力还非常有限,我们的发现认识把握能力,要受到脑科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思维科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严重制约。这些科学的发展必然增强我们的发现认识把握能力,从而为因材施教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因材施教不单单是教育部门自己能单独做好的事情。
2.“材”被发现被认识后,需要施以适当的内容和方法。中国古代王安石为神童仲永“泯然众人矣”感喟哀叹,叹的是他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正确的引导培养。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的神童william Sidis 11岁就进了哈佛,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但是很快他就心力交瘁,后来在世界各地的街上收集车票度过了郁郁寡欢的一生。我们也不能责怪美国社会没有给予他良好的引导与培养。仲永们需要施以何样的内容和方法,那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每个仲永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从宏观的社会操作层面看,都是教育者没有很好地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使“材”得到很好的“教”,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使这一原则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就具体操作层面讲,影响该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有:教师的相关知识经验、工作热情和工作条件。一个教师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能较快地发现认识把握“材”,越有利于他较快地制定出相应的方法方案;教师的政治素质越高、工作热情越高,越有利于他持久、较高水平发挥其已有知识经验所形成的能力,并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形成新能力。工作条件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没有水池的地方很难发现学生的游泳本领,没有乐器的地方很难发现学生吹拉弹敲的技能,更谈不上培养训练这些本领和技能。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在发现“材”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能否及时得到有关专家或能人的帮助,会影响其因材施教的效果;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一个教师教的学生过多就难以十分细致地观察和指导每个学生,从而影响因材施教的效果。这样,社会经济条件能否保证师生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就会成为影响因材施教的重要因素。
3.传统的因材施教方法,只是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施教。在倡导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今天,可否将因材施教的概念扩大,扩大到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呢?我认为不仅可以,而且应当提倡。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该语指引古今。博学而三省,知明行无过,不仅增加知识积累,提高修养,又针对自己学以致用,指导自己,修正自己,完善自己,这不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吗?这不就是因材施教吗?其实,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是以自我意识为前提为途径的,因而将因材施教的概念扩大到师生同体,应主要针对有较强自我意识能力的中学生、大学生及成人。通过自我意识,从整体上认识把握自己,从自己的处境和社会需要出发,建构自己、培养自己,才能较快地成就自己,较好地服务社会,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因而,自我意识,因己施教――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是一个成人最重要、最根本的素质,是职业规划、人生追求的永恒课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晨.要因材施教 不能“因脑施教”[N].中国教育报.2009.6.17
2 薛涌.智力开发能否造就神童[N].中国教育报.2009.4.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