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旅游职业学校甘肃导游课程整合实施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与旅游职业学校甘肃导游课程整合后的教学模式,以深厚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基础,本文主要从教学效果分析、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设备、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信息技术与甘肃导游课程整合的实施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整合 反思 问题 对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旅游职业学校甘肃导游课程整合后的教学模式以深厚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基础,21世纪的人才标准为方向:会学习、会合作、善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将促进职教与世界教育的接轨,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甘肃导游课程整合的效果分析
1.对学生兴趣的影响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广泛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作为助学和促学的辅助方式,不仅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大信息量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信息技术与旅游职业学校甘肃导游课程整合从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旅游职业学校甘肃导游课程整合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在专业课上的运用,最终是为了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上,更重要的是注意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会有效的记录笔记,而不是简单的抄录,摆脱死板、僵化的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这种实践,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沿着健康、灵活的方向逐步养成。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导游课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
1.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不强
在信息技术与旅游职业学校甘肃导游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的困惑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感到不好把握,无论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一时措手不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过去我们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样能培养出人才,没有必要费时费力进行改革;另外,很多教师只有在公开课或学校要求时才使用技术,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在教学内容需要或学生学习需要时使用。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上甘肃导游课程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技巧总体水平偏低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一些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但是其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水平,与信息技术和旅游职业学校甘肃导游课程整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例如:能熟练制作课件,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也只是几位骨干教师。
3.多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利用信息技术上甘肃导游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到底是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还是为了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时,常常将教学内容搬上屏幕,并没有将既定的教学目标积极地按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有些教学内容甚至是别人做好的现成东西,不符合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不具有时代精神、甚至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和教学原则。
4.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加强对甘肃导游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与甘肃导游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具体如下:
(1)提高甘肃导游课程教师的信息素养
要提高甘肃导游课程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应引起重视,主要渠道是加大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力度,并把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水平作为教师是否聘用上岗的一个硬指标。
首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学技术,使甘肃导游课程教师熟悉和亲身体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环境,形成信息技术是教学中天然组成的这种意识,从而在自己的教学中引用信息技术。
其次,开展观摩信息技术与甘肃导游课程整合的研究课或课堂实录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分析他人成功的经验,发现他人的不足或值得思考的地方,深入探讨信息技术融入甘肃导游课程堂教学的时机、环节、作用以及教师的作用。
再次,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以期使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原则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达到信息技术与甘肃导游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2)针对甘肃导游课程的特殊性,进行整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和运用
教师在甘肃导游新课程的培训、教学经验的交流及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掌握甘肃导游课程全书的脉络体系,把握各章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明确本学科的切入点,把握课程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整合教学模式并加以运用,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三、软硬件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l.适当的软件是“整合”的关键性问题,解决“软件”的开发和设计,是“整合”教学的重要条件
(1)软件的开发与资源匮乏影响有效教学的顺利展开。缺少相应的教学课件。如果多数的多媒体素材或课件都要教师自己去开发,不但耗时而且耗费精力。
(2)人机关系处置失当,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受课件编制形式所累,课堂常常是课件的呈现,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也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解决软件和相关资源问题可以寻找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教师可以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上的已有资源。
第二,解决资源和软件开发问题。办法是既要动员社会力量,又要靠广大教师的努力。希望开发商根据市场的需求尽快研制符合中职学校甘肃导游课程教学的、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资源库(或积件库);也希望我国在教学软件开发中给予互动式学习软件更多的关注,集中人力开发适合局域网和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工具软件;教师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之余可以专门组建制作小组进行自制软件,共享资源配置使用。教师自制开发的课件,实用性很强,教学效果明显。
第三,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配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开发软件。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等等,调动学生制作相关软件的信心和热情,教师在学生进行甘肃导游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应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思维活动,并表达自己的理解而不只是模仿与记忆。
利用这3种渠道建设的资源库的质和量都是很高的,并在不断修改、更新、交流、共享,使教师使用起来感到方便、实用、快捷,从而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兴趣、积极性都得到提升,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因而资源丰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条件。
2.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
开展信息技术与甘肃导游课程整合的实践,前提是要有一个现代化的硬软件设备作支撑。相对充足且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是开展“整合”教学的保障,而科学合理的硬件装备所建立起来的教室则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堂环境。
硬件看起来是一个投入问题,但没有硬件,“整合”只能“空对空”。目前,中职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但我们也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找硬件建设的途径和创造条件:学校立足实际购买可行、实用的硬件设备。所购设备不追求高档、不赶时髦;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取得与电脑公司沟通。在不违背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尽量同公司长期合作来争得社会和公司的援助进行硬件建设;学校培养硬件技术过硬的人员,使学校所有硬件最大限度地运转,使物尽其用。
四、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欠缺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素养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当学生的学习环境由封闭式进入开放式,学习材料的给出也由直线式变为立体式,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性变为自主性时,学生们的困惑是对离开了教师一板一眼、循序渐进的指导,完全由自己占据主动的学习方法不太适应,面对大量的信息无从下手;还有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记住的知识的学习就不是学习,不适应网络教学环境提供的研究型学习方式。
(2)大部分学生知识积累少,影响教学效果
甘肃导游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信息技术与甘肃导游课程整合也处在起步阶段,学生对有关甘肃导游课程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都会影响同学们对该课的学习。
(3)过分注重信息技术操作,忽视了整合的最终目的
在开始进行甘肃导游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时,教学往往比较困难。学生对“整合”课的兴趣虽然很高,但有的是对计算机本身感兴趣,有的是对“整合”课感兴趣。无论是哪种动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这样一种现象:对计算机的好奇心强于对甘肃导游知识本身。
2.解决学生方面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
(1)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要想自如地拿起信息技术这一学习工具去学习,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可以通过计算机课提高操作水平,当然,在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甘肃导游课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水平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这也恰恰是“整合”的基本理念之一。
(2)解决学生的知识积累问题
教师要尽量在校园网上建立大容量的信息,学校应该在校园网上建立教学资源库,把有关的图片、声音、动画、教案、习题、课件等分类存放。教师可以尝试着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首先教会学生搜索、获取、加工和保存信息的方法,然后布置学习目标、研究任务等,让学生在网络教室或家中进行自主学习。
(3)要注重整合的最终目的
甘肃导游课程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再展开一系列的活动,为将来择业、实现职业理想做准备。甘肃导游课程的内容地方性强、针对性、时代感强,灵活性大。根据教材的特征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时应把甘肃导游课程的知识融入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引发其兴趣、启发其思维,从而增进其学习该课的兴趣。信息技术工具恰是做好这方面工作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张筱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何克抗.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J].四川教育,20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