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网络环境下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高质量、多样化需求,本文重点围绕档案编研工作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探讨档案编研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问题。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工作;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7(C)-0340-02
  
  档案编研工作就是档案部门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和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以及撰写专门著作的工作,其实质就是把一系列原始的、静态的、零散的档案信息条理化、系统化、浓缩化、优质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潜在的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是一种具有较高层次和具有较高效能的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是保护档案原件和长远流传档案史料的有效措施,更是档案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的重要体现,是挖掘档案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档案编研工作意义深远,作用重大。为此,必须研究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规律,明确其发展方向。根据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历史、现状分析,实现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大众传媒化、开放化和现代化将是大势所趋。
  一、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
  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包括社会参与档案编研工作及档案编研工作以满足社会化需求为目标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
  (一)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性。满足社会的全方位的档案信息需求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传播,其全部价值在于实现它的“社会功用。”因此,确保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档案信息需求,就成为档案编研工作根本的出发点。档案编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注重实效性档案编研工作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的根本。这就要求在编研时要选好题材,有的放矢,要把档案编研成果做成一种信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哪些信息是用户需求量最大的。档案馆可以通过用户来馆查阅频率较高的档案来确定选题进行编研。档案编研要做到发挥实效性,还需要档案编研人员平时注意收集社会需求信息,了解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做到“社会热点、难点在哪里,档案工作就贴近哪里”,及时迅速编研相关资料,以解决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信息作用,提高人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从而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档案的社会性和文化性。
  (二)档案利用者的社会性
  档案工作以前被认为是政治色彩较浓厚,保密性较强的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档案的开放程度也随之广泛起来。但是就编研工作来看,大多数档案编研资料都是为政治、经济服务,服务主要集中在为领导决策和学术研究精英服务的狭小范围内。档案编研工作新时期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大众化,服务对象从为政府机构人员和研究人员服务转向为大众服务,以满足广大公民的档案信息需求。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也是档案编研服务对象的大众化。
  二、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教育与文化性
  我们一再强调要把档案馆建设成为两个基地,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就是要求档案馆要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发挥其教育和文化的功能。而档案资料编研就是实现这两个功能的途径之一,因此要把档案编研工作当成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时尚文化作来做。例如,著名的《老照片》就是从照片档案中提炼精美图片配以流畅优美的文字说明形成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画册。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一幕幕黑白电影,把昔日的古城、古街、古巷及故人、故事一一展现出来,那么亲切,那么温情。它们使档案从库房中走出来,走到百姓的生活中,成了老百姓的至爱珍宝。诸如此类的原材料各地档案馆应该都有收藏,我们为什么要忽略这些珍贵的照片档案的文化价值呢?
  三、档案编研工作形式与方法的开放化与多样化
  档案编研工作的开放化是指编研形式与方法的开放化,即走合编之路。档案部门内部开放要形成以某个档案编研部门为主,其他有关档案编研部门参与和协作编研的崭新的编研体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编研机构参与编研工作的积极性,使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在合理的分工合作中获得最大化的编研效益。档案编研工作对国内的开放,即向与编研课题相关的单位乃至向全社会开放。众所周知,档案部门在财力、人力、物力方面都不占优势,光靠自身的实力,要完成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编研课题是不可能的。只有走合作编研的社会化之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编研资源为我所用,档案编研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档案编研工作的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档案编研工作的经验,探索编研管理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各国的编研资源,努力寻求国际合作编研途径。
  四、档案编研工作的信息现代化与编写成果的大众传媒化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编研为人们提供更快、更生动、更丰富的信息研究成果已成为可能。档案编研工作的现代化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档案信息的编研和传输。开展档案编研工作,要用电子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以制作数字化档案信息编研产品,提高档案编研工作的效率和档案信息产品的质量。借助计算机存储、检索、传输技术,使编研选题更灵活,信息采集更方便,加工更快捷,实现编研工作由手工操作向扫描、剪辑等现代化新技术发展。要用计算机实现档案信息的海量储存,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档案编研成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要实现档案编研的社会化,档案信息编研成果的传输就必须实现大众传媒化。档案信息编研成果传输的大众传媒化,除了走常规出版发行渠道外,目前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广播、电视及网络传递。通过广播、电视传输档案信息,有形象、直观的优势,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更大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档案编研的社会化和开放化,把封存的历史变成现实的资源,开启了斗室向社会的延伸,可为各方面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基本常规、参政模式、论证数据、经验教训等新的信息产品,同时为档案编研工作开创了全新的局面。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档案编研工作一定要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公路管理站
  参考文献:
  [1]曹喜琛主编.档案文献编纂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何嘉芬主编.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M].(第九章、档案编研服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邓绍芬、和宝荣主编.档案管理学[M].(第十二章档案的编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朱强.档案信息咨询服务的拓展[J].档案时空,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8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