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已朝着“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方向发展,终生体育将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学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特点,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懂得终生体育终身受益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终身体育兴趣。最终实现新课程要求达到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1(C)-0181-02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已朝着‘“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方向发展,终生体育将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曾经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告诉全国人民要有终生体育意识。这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新课程改革是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课程的内容标准。因此,高中体育教学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特点,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懂得终牛体育终身受益的重要性。
  一、终身体育的含义
  终身体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关于终身体育的说法很多,较普遍的解释认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二、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也是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身体生长发育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如果这个时期身体发育得不好,如脊柱侧弯、驼背、呼吸机能差等,到了成年以后往往无法弥补,而成为终身的缺陷。所以,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三、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学生处在16―18岁年龄段,是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初步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但大部分学生由于对体育重视的程度不够,体育意识淡薄,体育锻炼习惯缺失。这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困难,离新课标要求差距很远,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新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还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理解体育对文化学习、身心发育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能力和兴趣。
  1、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学在中学的基础上,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实践中,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渴望与人交流、沟通、得到他人的认同的人,他们期望在班级集体中取得应有地位、受到同学老师的尊重、赞赏,这种愿望正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内驱力,学生就是在这些欲望不断得到满足、调节、提升的过程中,通过体育课特有的人文教授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有创造精神的健全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通过导趣,引导学生明确目标;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整体感知;通过导做,引导学生探寻规律;通过导法,引导学生拓展提高。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真正实现教师由过去的侧重传授运动技能转变为加强现代化体育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传授;由“技术型”向“智能型”转变;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科学锻炼的咨询者。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能力是指知识、技术、能力和智力的有机结合,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指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体育运动能力、交际和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体育教学的核心。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侵害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要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新的教法。课堂教学是学生全面获取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主阵地,而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是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对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不仅具有近期的效果,而且具有长远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体育教学方法:坚持内因(学生)与外因(教师)的辩证统一: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亲自体验,得出规律,这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提高,自觉锻炼,以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
  3、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终身体育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自觉、充满热情的认识倾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体育兴趣可以认为是对体育的爱好的情绪。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以惊人的毅力专心致志去实现目标。学生的兴趣往往是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作为体育教师,一方面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于课外、校外,调动各方面的人员来关心和参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和集体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为学生接触各种体育活动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充满体育锻炼的环境,使学生们在体育环境中受到熏陶。教师和家长在现实生活中多带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阅读报纸、杂志中有关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以及收看有关体育节目,并能和孩子讨论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使孩子能够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知道其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对社会的价值,对某些重大体育事件有所了解,如申办奥运会等,培养学生对体育事业和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此外,在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学生已有的兴趣,并采取措施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注意其他的体育运动;要注意学生的特殊兴趣,如球类、田径、体操、民间活动项目等。学生的特殊才能往往存在于学生的特殊兴趣中,特殊兴趣很可能是学生某种天赋的表现,作为体育教师,应特别留心培养学生正处于萌芽状态的特殊兴趣和爱好,并加以适当地培养,使之不断发展成熟。
  当然,学生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对体育的直接兴趣,而应当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进而积极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要充分认识自己身心发展状况和运动能力,善于分析、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在教师的帮助下,挖掘出自身潜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李晨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张猛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200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8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