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瑞平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本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情感、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是整个民族认同并不懈追求的文化精髓、道德境界和价值目标的集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促进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是维系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精神纽带。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维护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贯穿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的结晶。它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思维为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导向,调节和处理民族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与矛盾,培养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奉献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境界与人文关怀。可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本质。
二、高校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民族精神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民族精神的秩序优化与人格化,即是一种通过教育的途径和手段促进民族精神内在秩序的优化,并使之具体化为民族成员的个体人格。从而推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实现其精神动力价值与功能的实践活动。这一本质表明了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是具体可行的实践活动。而并非单纯的空洞说教。青年大学生作为即将投^社会工作的特殊群体。接受全方位、多角度的民族精神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这一教育过程中,高等学校更应责无旁贷。主动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培养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青年一代。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实施民族精神教育有以下几种可行的途径:
1 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及其外在形式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的总和。高等学校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两部分。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升华为与爱国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同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相伴而生的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特征的改革创新精神。高等学校应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载体效应,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精神的力量端正学生的理想追求、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真正起到弘扬和培育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具体来讲,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爱国歌曲歌咏比赛等活动,并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促使学生了解本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熏陶。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利用国际、国内重大时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此外,高校应着手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学生社团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高品位、高质量的科技文化活动,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于教育活动中,倡导和鼓励大学生求科学真知、树文明新风、强综合素质,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建设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高校是追求真理自由的“圣地”。大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所以我们应坚决摒弃把学生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的局外人、旁观者或校园活动对象的传统看法,正确认识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营造符合学生兴趣并兼有民族精神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
(2)“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关系。高校既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努力美化、净化和绿化环境,又要着力于对师生良好气质和仪容仪表等方面的倡导,着力子构建校园美丽的人文风景线和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3)隐性和显性建设的关系。许多高校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比如高校的办学理念、校训和校风等都能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高校既要关注具有陶冶功能的外在文化内涵,也要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素质建设。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
2 充分发挥高校课程优势,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高校课程具体可以分为人文课程、“两课”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这些课程都会涉及民族精神教育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为以下三点:
(1)人文课程不仅要在形式上丰富多样,适合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在内容来源方面也应当彰显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优势。高校人文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三是中国杰出的历史人物事迹;四是国外的进步思想。目前许多高校通过开设大量人文方面的选择课程,举办人文素质讲座,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加强实践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都能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有些高校开设书法课,向学生介绍书法知识。有效凸显出华夏民族的审美世界。在舞文弄墨中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粹。还有的高校大胆尝试设置楹联课程,深入挖掘楹联中富含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文化传统产生兴趣,从而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要注重“两课”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加强“两课”建设、改进“两课”教学,把民族精神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个人修养,增强其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也能起到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
(3)要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发挥专业课程的优势。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上看,无论是文史类专业还是理工类专业都包含有对中外文化知识的介绍类课程。一方面高校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利用中外文化的差异。挖掘不同课程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将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学科专业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国外进步文化为动力,以本民族文化现存的不足来鞭策自己不断进取,进而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贡献。
3 有效利用高校自身的特色资源,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许多高校除了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外,还常常带有潜在的诸多特色资源。包括高校办学以来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资源和高校所处的社区文化资源等。因此高校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入挖掘这些潜在的特色资源并加以整合,力图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校本特色教育教学之中。在这方面,江西省一些高校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有意义的参考思路。他们有效地利用作为革命根据地所具有的丰富的“红色”资源,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同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高校所处的社区文化资源也可以成为其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如地处山东等地的高校可以进一步挖掘齐鲁文化的特有资源,以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可以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当今学习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4 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高校要真正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首先应拓宽校外活动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课堂,因此我们要建设一些高质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作为常设基地,组织学生深入实践基地,亲身体验与实践。促使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从而达到民族精神教育的真正目的。其次,高校要组织好志愿者活动。这是大学生回报社会、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概括来说,志愿者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组织、动员大学生参加各种义务性服务活动,具体来说包括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心理咨询服务和义务维修服务等。这些活动主要借助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激发大学生热爱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感。二是,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向乡镇、农村或欠发达地区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等。这些活动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大,能够将触角延伸到社会底层,给予大学生最鲜活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服务意识,促使他们形成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三是。开展公益劳动和西部支教活动,包括为社会无偿献血和向西部贫困儿童献爱心等。这些活动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其爱心意识,并通过支教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