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之所以至今屹立不倒且愈加强盛,是因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始终贯穿着中国的发展史,给中华儿女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历史作为一门记录和阐释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学科,拥有丰富的内核,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尤其是家国情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紧密连接在一起,共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着。因此当前,历史教师教学时更要重视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丰富学生的民族内涵。本文围绕生活实物、借助情境、组织学生实践等三个方面展开民族精神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关键词:民族精神教育;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研究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精神支柱,能够给一个民族带来希望,促使民族不断进步。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不仅成长为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才,还能成長为拥有高贵品质的人才。因此,笔者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有责任为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贡献力量,健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感、责任感。
一、围绕生活--唤醒学生民族意识
生活,是人们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对人们有着强有力的指导作用,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展开民族精神教育,能够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方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机制,理解民族精神存在的意义。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对学生展开教育,引发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深层次思考,使学生在生活的指导下,形成民族自尊自强的意识,懂得维护祖国。
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看到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让学生懂得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促使学生维护祖国的统一,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英烈的图片,让学生就甲午战争发表自己从图片中获得的启示。学生了解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始末之后,纷纷表达了对清政府无能的愤怒,对英烈英勇反击、不怕牺牲精神的赞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增强了历史责任感,立志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这样,笔者通过采用生活实物教学,让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有了清晰的认识,唤醒了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借助情境--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借助生动活泼的情境来改善课堂的教学现状,将静态的文字符号变为动态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趣味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历史教师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应用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懂得民族精神的含义,能够从自身做起,养成民族气节。
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过程,吸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教训,坚定正义终会战胜邪恶的信念,形成坚持不懈维护祖国安全的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抗日战争的纪录片,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学生观看纪录片后,对抗日战争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知道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易,为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所感动,树立了保卫祖国安全、反法西斯的意识,形成了坚持不懈维护祖国安全的民族精神。这样,笔者通过借助情境,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印象,使得学生在情境的影响下,获得了更强烈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
三、学生实践--丰富学生民族内涵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实践和应用,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授,还要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历史教师要想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就要鼓励学生实践,感受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民族内涵。
例如,在学习“抗美援朝”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懂得互帮互助、反抗外侮、维护和平的道理,通过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丰富学生的民族内涵,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了实践活动,让学生化身为小记者,编辑“抗美援朝”的报道,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播给他人。学生拿到任务后,很快就借助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开展了资料搜集。在搜集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还理解了“抗美援朝”的意义,知道了中美朝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抗别国侵略的必要性,热爱和平的正义性,丰富了自己对民族的认识和理解,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有了自我发挥的平台,帮助学生丰富了民族内涵。
参考文献:
[1]周伯泉.培养爱国品质,塑造民族精神——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42.
[2]王高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06):2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