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雄居金牌榜首位,当一面面五星红旗伴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升起的时候,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喜悦和自豪中,中国体育强国的地位已无可争议。可是相比之下,我国人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却并不高。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对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仅为44.7%,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38.5%。
  为了提高人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必须从学校教育开始抓起,尤其是中学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养成的一些兴趣和习惯,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生体育教学水平的较低、体育课的质量不高。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考证分析,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大部分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少数体育特长生也只是把体育锻炼当成获得体育加分的手段。特别在一些体育设施较差的乡镇中学,体育课上自由活动时,只有少数男生在打篮球,大多数女生和一些男生不是在从事其它体育活动而是在旁观或无所事事,更有些学生选择留在教室完成其他科的作业而放弃体育课,体育课对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目前这种现象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普遍存在。
   其次,目前国内中学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大多为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单一,不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缺少对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等知识的介绍。体育教学过分突出了竞技体育的传授,而忽略了体育娱乐、健身等其他功能。体育教材不能全面发挥体育的功能,达不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第三,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误区。忽视了不良行为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体能的锻炼,却经常忽视了去改变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激烈运动后大量饮用冷水,或者倒地休息等对身体健康不利的行为。还有,重视运动技能的同时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的重要性。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7年对湖南地区调查为例,关于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被调查的体育教师中,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共占50.5%,不太了解和很不了解的占14.4%。
   中学体育教育不只是体育技能的训练,更是培养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加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以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同时,中学体育教学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重任。为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中学体育教学应提倡"快乐体育"。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到运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乐趣的同时掌握到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去感受运动的魅力。打破原来传统的竞技运动模式,增加体育教学的活力,让学生热爱体育课,并且在体育运动中发现乐趣、掌握技术,从而培养其终生的体育意识。具体来说,体育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价值高、实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用一个或几个周期.让学生学会实用的运动技术技能,并熟练从事其运动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体育意识,为其以后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并使其受益终生。
  其次,提高体育教材的质量。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应对现有教材进行一定改革:打破目前体育教材单一的现状,增加趣味性、娱乐性的教材,增设学生喜爱的、娱乐性强的健身效果较好的项目。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常用知识的传授,如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特征、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知识、运动创伤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使学生明确方向、掌握方法,激发其自我锻炼的意识。
   最后,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一是要关注学生的行为细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的现象。三是要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对学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方面的教育。
   北京奥运以后,全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学教师应当抓住此契机,勇于创新,改革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57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