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舟群
摘 要: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面临 着新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把握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确立新 理念,探索并建立新机制,是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新形势;新理念;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92-02
收稿日期:2006-05-30
作者简介:程舟群(1955-),女,浙江舟山人,高级政工师,从事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及德育研究。
一、把握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
(一)学生思想呈现“四缺乏”特点
1.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抽样调查显示,有20%~30%的学生理想信念意识比较淡薄,对事物缺乏相对理性的认识与判 断;学生选择“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比例不到50%,选择“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社会”的只 有4.9%,32.1%的学生赞成“人生目标在于追求个人的名誉和利益”。
2.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大部分学生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在政治、学习、人际交往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实 用性、互惠性和功利性。认为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权力的占6.02%,取决于金钱的占10. 97%,取决于生活潇洒舒适的占18.05%,取决于社会地位高低的占27.59%,取决于事业有 成的占20.12%。
3.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在集体活动、公益活动和服务他人方面,3%的学生表示与己无关,44%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参 加,53%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在学习动力方面,只有8.05%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报效国家 ,11.2%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同学之间的竞争,31.3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将来能出人头地,5 3.7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8.51%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谋求自己美好的 生活,62.66%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就业;在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不良现象的问题上,10%的学生 表示会尽量回避,36%的学生抱着静观其变的态度,48%的学生表示会想办法阻止。
4.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高职学生在心理素质上有着群体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现实,对进入高职院校 学习有自卑的心理;一部分学生甚至对学校、对自己缺乏信心,学习动力不足,进取意识薄 弱,得过且过的心态普遍存在;还有一部分学生感到经济、学业和就业等压力都很大,前途 并不光明,感到悲观失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三不够”
1.思想重视不够。有些同志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软任务”,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人才的,只要使学生 掌握好相关技术就行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2.队伍建设不够。高职院校成立的时间都不长,适应高校要求的管理人员还没有完全到位。现有的政工干部还 没能很好适应高校思政工作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优 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缺乏。
3.教学创新不够。现行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 学方法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功底较浅,课堂气 氛沉闷,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存在“两偏差”
1.对高职教育定位存在偏差。没有把高职教育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一部分人的眼里 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二流教育”,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上不了所谓“正规”大学的一 种无奈的选择。
2.对高职学生定位存在偏差。就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成绩来看,基本上是排在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档次,有些地方甚 至有“让高考落榜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把高考落榜生吸收进高职院校学习。另外 ,一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用人观念与部分高职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的存 在,致使一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很大压力,也影响了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
二、确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 观,与时俱进,确立新理念。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才培养是高校第一位的功能和使命。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从三个方面更新观念。一是必须确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坚持一切以学生成长 成才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二是必须确立尊重 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基本的权利,尊重学 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必须确立理解学生正当利益的理念,充分肯定学生的正当利 益,而且要尽可能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二)确立“德育为先”的理念
高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合格的接班人需要思想政治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高度统一。在这些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 大学生的思想取向、道德水平,永远都是影响未来社会的关键因素。我们要遵循大学生成长 成才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思想 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三)确立“全员育人”的理念
“全员育人”的理念,具体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内容:
1.教书育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 知识,把最精彩的学术知识讲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影 响学生,要用真情去关爱、尊重和欣赏每一个学生,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智慧力量和情感力 量去打动、教育和感染每一个学生,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动感召行动。
2.管理育人。学校的管理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是管理育人的主体。各级管理干部要树立管理与 育人并重的思想,将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每一个管理干部都要努力做到懂管理 、懂教育规律,融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服务育人。要广开信息沟通渠道,了解学生需求,在关心学生的同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实际困难;要增 强服务意识,把学生正当合法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学 生反映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抓起,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合理要求;营造良好的育 人环境,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服务当中,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
针对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应着重抓好“三个创新”, 构建“三个和谐”。
(一)抓制度创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和谐机制
1.抓领导机制。要健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院参与的领导体制和 运行机制。实行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把手”工程。学校需成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 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建立学生思想工作研究和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及时 研究解决涉及学生健康成长和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2.抓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每年对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估,并要落实奖惩,而且要与评聘、津贴等挂钩。
3.抓保障机制。学校必须明确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配备和培养政策,在学校定编定岗时,必须保证 按上级有关规定配足配强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和专职辅导员队伍。学校应该设立思想政治工作 的专项经费,将辅导员培训计划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辅导员的培训经费 不应低于专业教师培训经费。
(二)抓队伍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谐发展。
1.抓党、政、团干部队伍建设。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是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的重要指导者和引 路人。应选拔一批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同志进入 干部队伍。党政、共青团干部须以敬业的精神、广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典范的人格为学 生导航,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高职院校必须要有计划地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 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不断优化 这支队伍的建设,通过学习培训、观摩教学、学术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 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拓宽教师来源的渠道,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承担一定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3.抓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须认真做好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 选聘和配备工作,把政治强、业务精、品德好、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 辅导员队伍中来,并按1∶200的比例配足,保证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每个 班级都有一名兼职班主任。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培养 、培训工作,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三)抓载体创新,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和谐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落到实处,载体的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1.抓主渠道载体。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载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 改革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开展教育活动; 改进和完善考试方式,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 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2.抓“龙头”载体。学生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龙头。我们要抓龙头的创新,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 组织优势,探索实施党员导师制,以教师党员的实际行动来教育、熏陶广大学生,让学生在 无形中接受党的先进性教育,让更多学生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3.抓新阵地载体。网络的发展,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要建设好融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 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实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上的突破。
4.抓实践载体。建立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 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课程中反映 人类文明成果、民族精神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 校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规定学时学分,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的稳定化、多样化、特色化,使 社会实践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
5.抓文化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起着重要作用。学院要 深入挖掘学校特色,推进体现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需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和谐发展 。
6.抓服务载体。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完 善帮困体系,着力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健 全人格;建立健全大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建立健全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 业信息服务系统,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他们身 心素质和情感品德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北京:中发[2004]16号文件.
[2]周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德育为 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
[3]黄紫华.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05(3).
〔责任编辑:张家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