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被提出,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彰显出来,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活动,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中学会参与、合作、体验,个性得以张扬,人格趋于完善,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合理搭配。优化合作
每一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有一个学习主题,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伙伴。但分组时要注意合理性,尤其是第一次分组,学生还没有经验,教师必须要指导好。一般来说,每个组4至6人,人数过多或过少,都达不到效果。在分组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协调,虽然孩子们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积极性很高,但是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会让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孤立。因此,我们老师要注意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活泼一点的孩子要和胆子小、不爱发言的孩子在一起,爱发言的带动那些腼腆的孩子,给每个成员分配任务,使学习小组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还要注意每个小组中要有一个具有感召力和威信的“领袖级”人物当小组长。这个小组长在每一次综合性学习制订计划、开展活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要能协调组员之间的矛盾,起到带头作用。
二、指导方法。养成习惯
如在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各个小组都制作了精致的诗歌册子,写上了自己小组的诗歌主题名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了富有个性化的展示。在“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上,孩子们同样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每个小组各司其职,从推选四位主持人,到台词的编辑,每个人的诗歌朗诵的内容,以及朗诵过程的拍摄工作等等,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展示了自己的价值。在“诗歌知识竞赛”中,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将这段时间小组搜集、积累的诗歌知识充分展示,因同学们表现出色,每个组各有优点,我给全班学生设置了“团结合作奖”、“同心协力奖”、“最佳编辑奖”、“最佳组织奖”、“最佳朗诵奖”、“道德风尚奖”等奖项,请他们讨论、评议,最后每个组都得到了一个奖项。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三、发扬民主,创设氛围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能,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首先,教室的布局合理利于教师巡堂辅导,利于学生交谈讨论、相互观察评价,利于信息反馈。课桌编排摆放可以改为圆桌会议式、半圆状或马蹄形的摆放。
其次,要营建小组合作的心理基础和心理环境。在合作的情境中,学生一般表现得比较有信心,有安全感,不大担忧失败,但合作学习也容易因责任分散而让学生产生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也容易导致优等生的主宰地位。所以在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在组内分工的任务。因为这份工作成为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资料的搜集、信息的整理等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主动性、自主性,凝成一股百折不挠的合力,从而更有效地合作,提高学习效率。每个组员之间还要互相尊重、善于接纳。在直言不讳、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再次,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的前提。老师和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可以作为小组的一员参与小组的学习活动,也可以作为学习小组的顾问,为学生提供信息、咨询、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过程,是小组内每一个成员分工、协调、合作的过程。每一个参与学习的成员都应该明确工作的任务、方法以及预期的成果,同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协调和修正。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要群策群力,发扬合作精神,通过综合性学习的策划、实施,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实现真正的有效合作。
责任编辑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