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月霞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那么在写作教学中,是否也存在着这么一个“支点”,可以让我们语文教师引领孩子们撬起写作这块巨石呢?我想:有的!读写结合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勘积累,读中得法
  
  1.立足课内。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稚嫩的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课本中。低年段的语文教材,精选名家名篇,根据小学生特点改编而成。孩子爱读,会读,能熟读成诵。在一年级伊始,我就让学生将文中的段篇进行记忆、背诵。通过“记忆小帅哥、小美女PK赛”、“醅醅故事王”等比赛促进学生逐渐养成诵文章、积累语言材料习惯的养成。
  2.拓展课外。在学生学完每篇课文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如学了《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便要求学生了解小壁虎其他方面的知识,孩子们便主动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中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学了《数星星的孩子》一问,就让学生读与天文知识相关的书籍……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来选课外读物。小学生都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中也不乏好的素材。如看了《西游记》,介绍《西游记》的连环画来看;看了《神探珂南》,就可以找《神探珂南》的书来读……
  
  二、善仿写,读写迁移
  
  我们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其段落结构相同,内容相近。如:人教版第四册语文《泉水》中的二、三、四、五自然段就是这样:在学生学好课文内容后。我就引导学生想象,泉水还会流到哪儿?还会遇见谁?让学生仿写。孩子们的作品让我惊讶不已。让我不禁感叹:“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有着诗一般的眼光,诗一般的心灵呀!
  模仿儿歌就写得更有趣了。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第三册语文《语文园地》“小树叉”后,许多学生就在课上当场就写出“会走路的棉花糖”、“会走路的扇子”、“会走路的降落伞”、“会走路的房子”等作品。
  
  三、巧续写。读写延伸
  
  续写是文章的拓展、延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常以课堂小练笔的形式悄然出现。它范围小,篇幅短,减缓了作文坡度。当堂完成。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消除了学生心理上对“作文”的畏惧感。学生更易体验成功的乐趣。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课,在指导学生体验表演“小男孩不停捡,不停扔”这句话时,一开始孩子们嘻嘻哈哈,打闹嬉笑。批评孩子必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沉闷无趣。于是。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被海水冲上沙滩的小鱼,在浅水洼里扑腾。火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你呼喊着(师渐渐不出声了,生不由自主地说):“谁来救救我呀!谁来救救我呀……”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小。师问:“你们怎么这么小声呀?”生:“因为我们快要渴死了。热死了。”我紧接着趁热打铁,转换角色:“我们是一群富有爱心的小朋友,来到沙滩上,看见无数浅水洼里的小鱼……(师又停住了,生不由自主地说):“我们不停捡,不停扔。”此时,课堂上没有了嬉笑,没有了打闹,有的是那一个个神情凝重,不辞辛劳的爱护小动物的孩子们,弯腰。捡起,扔出去……这时,我让孩子们说说你是其中一只被救起的小鱼,你想说什么?请把它写下来。一个孩子续写道:
  小鱼被扔回大海,大口大口地喝了几口海水,越出水面。朝小男孩深深地鞠了个躬,说:“谢谢您,小男孩!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鱼妈妈激动地搂着小鱼。眼中含着热泪,对小男孩说:“谢谢。谢谢!谢谢您让我们一家团聚。”
  由此可见,续写不仅拓宽学生的思路,还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境,去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受到人文的教育。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