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五四”时期立人观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江华
鲁迅先生在他的《文化偏至论》(以下简称《文》)如是总结到:“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这里把立人看成立国、强国的前提了。他又说,要立人“必尊个性而张精神”,而其它几篇文章中也多次申述既要张扬个性,崇尚理性精神,还得鼓吹破坏精神,摧毁那压抑人性,摧残人性的封建堡垒,使人更加独立与高尚。五四时期,鲁迅的立人观在早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体现了上下求索之战士的可贵品格。更注重实战,勇于揭露封建思想,封建伦理观念吃人的本质,促使人的解放,人的自立,人的觉醒,这一时期,鲁迅主要运用人性进化论的思想和民族心理透视的方法,对封建制度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立人观更趋成熟。这主要表现在:
(一)透穿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呼唤掀掉人肉宴之勇士的出现
写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鲁迅让国人形象地看到了封建制度吃人的险恶与虚伪。狂人是一个不愿吃人也不愿被人吃的战士。他是觉醒的。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他是在封建东西依然在吃人的时候觉醒的。鲁迅,正是通过狂人的眼光来透穿封建吃人本质的。所以,鲁迅认为,所立的人首先是不吃人,也不被别人吃,还须具有解救被吃者的本领,这样的人便是勇士。扫荡食人者,掀翻筵宴,毁坏厨房,是勇士的使命。
(二)以人性进化论做武器。看重将来。提出“幼者为本位”的立人观
鲁迅把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运用到社会生活上,认为人类是不断进化的,并把人类的进化归纳为人性的进化,五四时期,进一步提出了青年必胜于老年,将来必胜于过去的口号。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生命,更多意义,更加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加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亦即幼者为本位。这一思想说明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是非常看重将来的,这一点特别可贵。因为幼者就代表着将来,代表着希望,但封建伦理却一直摧残幼者,所以,鲁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声,鲁迅着实寄希望于孩子,希望他们成为勇士,成为不受污染而具有“刑天舞干戚”精神的勇士。
(三)看重文艺的作用。呼唤改变国民精神的文艺界战士的涌现
鲁迅之弃医从文,认为文艺是最能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的手段。1925年,他在《论睁了眼看》里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光。而五四时期,他也把主要精力用在以文艺来改变国民精神上了。在此意义上鲁迅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精神界之战士,不独如此,他还把部分精力用在发现和培养文艺界之战士上。
鲁迅非常重视文艺界战士的培养,他认为文艺界战士要有魄力、自信和正视现实的勇气,还要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所以,他热情地歌颂了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女娲,同时嘲笑那浸透了猥琐、虚伪、卑怯等封建文化的人类后裔;去深入地解剖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阿Q性格心理,暴露国民品性的病根;而在这解剖之中,鲁迅自己的思想则日臻成熟,所以他说:“我的确时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正视了现实,正视了自己,再加以勇敢地反抗和攻击,文艺界如此之战士才成鲁迅先生的所立之人了。
(四)呼唤“天才”产生,更可贵地看到了产生天才的“泥土”――民众。
鲁迅早期的世界观,群众是不在目下所立人之列的,称为“庸众”,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了1923年底,《孔乙己》、《药》、《祝福》等小说刻画了一系列麻木的庸众群像,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促使这些人的醒悟。但这个疗救过程却是极其艰难的,鲁迅的探索也显得极为痛苦。
到1924年,他的群众观才出现了可贵的转变,正确地指出:天才是从民众之中产生和成长的。在珍重天才中,更强调了产生天才的土壤的重要,而这土壤便是群众,也可能包括了一些从“庸众”转化而来的。《未有天才之前》一文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所以没有民众,就没有天才”。麻木、愚昧、保守、落后的庸众中不会产生天才。接着说:“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不怕做小事……”,“要知道艰苦卓绝的泥土必空等天赋的天才更有希望。”也就是说,眼目下“泥土”只要艰苦卓绝地做开去,总不必担心天才不会出现。所以,立艰苦卓绝者――群众,实在迫切。这说明鲁迅在逐渐摆脱早期立人观的阴影,朝着更加完美的立人观方向探索了。
综上所述,鲁迅前期的立人观是他民主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他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人性进化论思想、科学观、群众观、历史观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合在一起的,他的立人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性和独特性,其中某些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他的立人观目的是为立国、强国。而绝不是为了立人而立人,他所立的人具有的自由反抗意识是同爱国主义统一的,至于他本人作为一个精神界之战士――伟大的思想家,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会永久不衰。
责任编辑 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