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新课标下的初中写作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新超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后的写作教学特别注重倡导“生活本源”这一先进理念。同时新课标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让学生按新课标的要求写出好的作文呢?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想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
  
  一、引导教育学生关注生活。亲近自然
  
  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与课外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组织一些参观、访问、游览活动等。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会关心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关心学校和村寨的发展变化,关心为多数人所瞩目的带倾向性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才能进入生活。把握当今时代的脉搏,多方面、多角度感知世界。才能采撷到最美的花朵,酿造出最醇的美酒。写作之泉才能源源不断。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
  
  二、教育学生写作应体现生活,反映生活
  
  根据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的原则,我们应大力提倡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有感悟的东西,努力发掘并表现身边平凡生活的美好意义,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只要有了生活的底子,有了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作文自然就会血肉丰满,有真情实感了。
  当然,学生的习作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把生活推向读者,而是应善于对生活的表象进行挖掘、提炼,要引导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待生活具有慧眼,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发现。尝试课改的实践经验使我深深认识到: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就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在习作中无拘无束、无羁无绊。写出个性鲜明突出、感情自然真挚的习作来。
  
  三、应重视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首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本体意识,让学生明确是“我要作文”而不是“要我作文”,这是区分主动作文与被动作文的重要标志。教师要提醒学生及时把握某些美妙瞬间涌起的写作冲动,哪怕是点滴灵思。几行妙语。也应不失时机地将它们记录下来,这是大有益处的。由此看来,作文教学中要及时把握和巩固“我要作文”的初始状态,以后学生就会在某些思想火花的驱动下,产生主动寻求有关材料的渴望:而一旦找到所需要的有关材料,暂时搁浅的“我要作文”的写作冲动便会再度涌起。这样,一篇篇成功的作文便会从学生的笔端奔涌出来。
  
  四、应重视阅读积累,丰富写作底
  
  古人讲究“厚积薄发”,作文教学也要重视底蕴,这底蕴来自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来自于一种丰富的知识背景。好作文都有一种与人不同又能为大家所喜欢而产生共鸣的格调,有一股浓浓的醉人心脾的底蕴味儿。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是形象材料。或者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持之以恒,必能采集到很多珍珠美玉,使自己的“资源宝库”蔚为大观。老师可以从读的兴趣中引导学生,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为他们的写作仓库中增添一点“米”。《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吕叔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这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
  大家知道,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没有积累和继承何来创新?好文章或者是言人所未言,往往能够打开人们蒙蔽的视域。启发人们的认知:或者是人虽言之。我则常中出新、出深。从广泛的材料中选择适合话题的材料。材料越广泛,可以展开的思维空间就越开阔,文章就越大气、越灵气,越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越富有创新精神。真正优秀的写作者往往具有知难而进、遇难则强的心理素质,善于知难而进,敢于创新,独辟蹊径,凸现个性,以平时基础为后盾、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个性化为支柱,在作文的舞台上上演自己“创新”的性灵文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