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必修课程。而《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作用越发突出,其核心价值观培育也越发受到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激发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的生理特征、思想认知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将从懵懂的儿童逐渐蜕变为充满活力的青少年。而身体特征的变化以及外界的思想冲击使得他们时常陷入一种茫然混乱的思想状态中。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人生经验以及认知能力,但由于年龄以及阅历的限制使得他们的心智发展仍未成熟。学生在面对生活中或者学习上的挫折时,十分容易产生困顿消极的情绪,进而完全丧失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学习的自信心[1]。而为了帮助初中生脱离困境,教师就更加需要关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以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提升相关课程的教学效益。下文就围绕着其具体实践策略进行相关探究。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程被局限在传统的应试性教育框架之内,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而它的实际意义并不受到教师的关注。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采取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不顾学生的接纳能力,只一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进行被动地接收。而大而空泛的理论传授很难吸引学生的关注,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疲惫感以及厌倦感,并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并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增强教学效益。
  例如在《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你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位网友,两个月后他约你出去见面,你会怎么做?这个事例结合了当下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们都会纷纷加入话题探讨当中来。比如有的学生会说:“通过这两个月的相处我已经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选择出去。”而有的学生就会反驳:“网络上的信息资料都是虚假的,如果私自去见网友,有可能会遭遇到一些危险。”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可以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与观点,进而使得学生对生活事例形成自己独有的认知。
  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受到重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未花费太多精力,大部分时间只是在照本宣科,念诵教材上的相关内容。为了改善过于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有效地创设情境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来进行理论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网络改变世界》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播放能够体现网络对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力的视频文件。比如移动支付市场在近几年的迅速壮大。而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率早已超过了百分之五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网络对我们产生了什么影响?你能够举出自己或者身边的例子吗?”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够拉近学生与课堂知识之间的距离,并构建出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贴近生活,突出时代特征
  道德与法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着不同的定义与内涵,也就是说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而这一课程当中的教学内容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并最终需要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因此,教师需要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特征,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并指导学生运用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去处理实际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真正达到课程开展的教学目标[2]。
  比如在进行“生活中的法律”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实际问题来强化学生的维权意识。例如:你的妈妈周末去商场买了一件大衣,在回家后发现大衣内侧存在污渍,吊牌收据尚在,但拿去商场调换时柜台专员并不认领,请问需要如何处理?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进行热烈讨论后引入“消费者维权”的相关概念。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问题来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并逐渐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道德意识与法律观念,增加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由此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建立起知识理论与行为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114-115.
  [2]陈维. 初中生法治素养培养策略[N]. 江苏教育报, 2018-11-28(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