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师生间的“距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虎森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所说自主探究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弘扬其实就是师生和谐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改革的任务。要师生转变角色,距离拉近,合作探究。在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注意力保持规律、学生的质疑心态、自然与生活关系等来打造的师生互动平台,来吸引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生来实施新型的教学活动,全面开创创新教育的大好局面。语文课堂同样要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在实施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处理好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和远近适中的师生距离。师生“距离”远近的体现就是教师教学艺术高低的反映,同时可以反映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所占有的形象与位置,它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笔者就师生关系简单谈谈。
  
  近“距离”的师生关系
  
  有的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缺乏正确理解,虽为人师,但并未进入真正“角色”,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人,甚至混同于一般的学生。与学生相处没有任何“距离”,师生之间或者随随便便、嘻嘻哈哈。要么称兄道弟、呼朋唤友。甚至于推杯换盏,烟来酒往。这样的师生关系看似亲密无间,“打成一片”,实则酒肉朋友,庸俗不堪。师不像师生不像生。学生对老师已没有了崇拜和尊重,教师也失去了自己应有的权威性和感召力,尤其是失去了教师的尊严,其教育效果当然就不会理想。就比如有的老师委派学生值日,竟然有学生敢与老师讨价还价甚至推诿现象。可想而知“师道尊严”在此荡然无存。这种倾向常出现于一些刚为人师又性格随和的年轻教师身上,它已经淡化了教育的严肃性,忽视了教师的社会责任,有损于光辉而伟大的教育事业。
  
  远“距离”的师生关系
  
  师生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可太远。远距离的师生关系也不适应新型的教育教学。有的教师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见多识广,为人正直,性格善良,但内心火热却表面冷酷。或许他们衣着打扮庄重有余而活泼不足、面色言谈矜持有余而随和不足,教学之外,与学生不苟言笑,刻意塑造自身与众不同的形象,故意拉开师生距离。老师对学生漠然视之,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亲和力,缺乏和谐感,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这样久而久之,尽管他的教育过程可能是顺利的,其工作中的指令也是有权威性的,所管理的学生也可能是循规蹈矩的。但只能造就教师的唯我独尊、故步自封的人格,使学生会变得唯唯诺诺。缺乏自主人格,导致其成为“精神奴隶”,而难以成为当今的实用性的多面人才。师生距离万里远,师生感情薄如纸。充分表明师生距离的拉大和关系的疏远。何谈互相协作。共同探究。这与当前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既有损于个性的张扬与发展,又有害于教育事业的蓬勃向前。
  
  适当“距离”的师生关系
  
  适当师生关系是促使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最大程度地发挥师生的人格魅力和凝聚力。师生关系的最佳境界就是教师一方面要自身树立起自己的美好形象,塑造人格魅力,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使学生自然感觉到与老师相比,在学识水平、知识经验、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等方面有明显距离;另一方面又注意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帮助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多方面意见,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可敬的师长,又是可亲的朋友。敢向老师吐露心声。表达观点,提出问题,积极配合老师工作。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尊严而不离群、有距离而不疏远、既亲密又不庸俗,完全能适应新型课改各方面要求与标准。当然具有适度的威慑力、感召力和诱惑力,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和谐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主体作用,也可发挥个人特性与特长,让他们真正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培养创新思维,完美自身人格。这正是目前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探究与创新目标,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总之、师生距离的远近是衡量学生对老师的尊严与老师对学生的爱抚的基本标准,保持适度的师生关系能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尤其能巧妙而又适度处理师生关系的教师无疑是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也是彰显教师风格、施展教师才华、显示教师魅力的最佳途径。所以我们在教育实施中一定要处理好、把握好师生关系。所以我们在探索知识奥秘,推进科学发展,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今天,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适当的师生距离,建立和谐、密切的师生关系来共同推进新课程的改革运动,全面地培养各类建设人才和急用的创新型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