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教师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秋艳
一、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初试人生,各种“病毒”、“细菌”都会侵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要保证他们正常发展,教育环境的纯洁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净化教育环境的首位就是教师,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为人师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尊敬,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身教胜于言教”,这是在教育实践中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学生在教师行为举止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认识,获得平时“言教”的印证,就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从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并促使这种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再者,年龄越小的学生,模仿力越强,越是把教师的言行视为准则。如果教师做不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那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就会使教学活动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要求教师自己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做到“勤反思,重合作,展魅力”。实践证明.教师的精神境界愈高,道德品质愈好,对工作的责任感愈强,就愈能在道德品质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就愈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情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愈能使教师自身素质更上一层境界。
二、必须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1 要有精心备好课的习惯。备课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有它的独特规律。这主要表现在对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构思和再创造,精心设计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在知识能力的获得提高上,必须真正弄明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什么,做到“以学定教”。把课堂的“生成性”这一动态的因素做到提前尽量预见,以渗透性、潜移性的辅助活动,影响规范带动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提高,发展他们的智力。
2 要有遵守课堂教学常规的习惯。坚持准时上课,使每堂课有良好的开始。按时下课,使每堂课的结束自然、合理、完整。坚持课堂语言简洁、精炼,使每句话讲到点子上。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宛如知识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他们视若楷模。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求精炼准确,更要注意文明礼貌。要坚持讲普通话,力戒“口头禅”和滥用方言。真正成为一位思想纯正、有文学修养的人。这样,才能言出由衷,一语道准事物的本质。
3 要有认真批改作业的习惯。对待学生作业,要认真批改,及时讲评,这是对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另一表现。及时批改,容易做到,批细批严乐于做到,但更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把批改作业作为一面“镜子”,老师要用这面镜子来照学生,发现不足和优点,这面镜子历来如同“手电筒”,只照学生不照老师,或者很少有老师敢照自己,更少有人常照自己。就是这为数不多敢照自己、常照自己的人中,又有多少人利用这面镜子发现自己道德修养上的“瑕疵”呢?
三、要具有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的道德风范
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之于情感,之于爱,就像池塘之于水。池塘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教育没有了情感,没有了爱,也就不成其为教育。热爱学生,是师德要求中的重要体现,它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必须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关心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赞赏学生。丢掉“一言堂”,打破老师的权威至上。教师要做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者和引路人。组织学生去探索新知,而不是去“讲新知、灌新知”。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学生,引导学生困惑时的长时间觉醒,而不急躁面对因发生歧意而引发的争辩不发火,并且绝对是没有厌烦之感,反而更觉喜悦。生活中要做他们的慈母,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情感交织,才能探索出他们心灵的秘密,才能真正体现热爱学生。
四、必须具备不断创新的意识
教师育人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智慧的启迪,知识的汇集,是学生心灵活动的土壤,是教师每日用热情写就的历程….只有在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对于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要有容忍的精神,要为学生有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喝彩,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魅力;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体现出现代教育理念的道德风采。
总之,新课标下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一专多能和优良的人格,具备丰富的学识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用爱心温暖学生、宽容学生;用良心尊重学生,用真心理解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