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与社区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亮涛

  摘要:高校服务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文章在分析高校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参与服务社区的实践探索,指出了高校服务社区的四种途径。本研究对促进社区与高校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社区;服务;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92-02
  高校是创造和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具有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承担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和政治稳定的浓缩体。深入探讨高校与社区互动的理论与实践,对促进高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实现和谐共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服务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高校与社区有着紧密的关系。任何高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社区对高校的影响也同样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组织性强的密集人群,正是社区教育、社区精神文明和社区经济建设所必需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社区拥有的众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也正是高校实践教学、成果转化和实习就业所期待的合作对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强调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开始,对维护社会稳定、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是创造和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高校参与社区建设,使高校与社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互利共赢的和谐氛围,对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区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服务社区的资源优势
  高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与所在社区的互动,发挥服务于社会的重要职能。高校的资源优势为高校服务社区提供了条件,它与其他社会资源相比优势明显。
  (一)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高校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服务社区的重要智力资源。高校可以围绕着社区居民生产实践和文化生活的多种需求,全方位地为社区服务。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为社区居民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科普知识讲座与咨询,组织社区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生产经营技能、文明生活方式常识等,使居民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掌握技能。同时,教师在社区的培训和讲座中也能进一步获得真知,了解社会需求,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准备最原始的素材,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其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深入社区进行调研,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推动社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也使高校科研因为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学子
  高校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学子,是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的主力军。这些优秀青年学子有知识、有热情,可以充分运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与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和谐社区的建设贡献力量。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社区举办图片展览、科技成果展示、科普宣讲等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形成讲科学、爱科学、信科学的社会风尚。同时,大学生在服务社区的实践中,能够体验成功与挫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
  由于政府的长期投入以及高校自身不断的发展,高校拥有比较完善的办学条件,如多媒体教室、现代化实验室、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体育设施等。这些丰富的物质资源可以对社区居民开放,用于社区教育和社区居民的健身活动,满足社区居民学习和健身的需求。
  三、参与服务社区的实践探索
  上海第212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2002年搬迁至浦东曹路,是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企业同行,与浦东同辉”的办学思路与区域定位,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与曹路社区联携,努力为社区服务,在积极为区域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
  学校机电工程学院将曹路镇“期颐养老院”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四年来,大学生志愿者坚持每月上门为老人服务。在开展“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中,学校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十几位师生赴曹路镇社区活动中心开展了“让曹路镇的天空更蓝”科普宣传活动。2010年,学校与曹路镇政府的共建更是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计算机信息学院与曹路镇残联签订“智力助残协议”并与阳光苑居委共建“电脑维修队”;学校还组建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宣讲团,开设英语角等活动,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外语、电脑、礼仪等技能方面的服务;在曹路镇团委组织的“五四”青年节文化活动中,学校人文学院的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负责活动的礼仪和化妆;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分团委与曹路镇“好日子”幼儿园开展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
  (二)结对共建,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社区氛围
  学校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创新机制,主动服务社区,为区域和谐发展作出贡献。学校于2008年与曹路镇签订了精神文明共建协议,双方通过资源整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工作互动,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实事共办的结对共建机制。结对共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镇社区党总支带头,建立大学生、教师到村(居)挂职锻炼机制,该机制在提升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增加教师实践经验;二是由镇社区活动中心和团委负责,通过组建学生世博志愿者服务队、宣讲团,开设世博英语角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与世博有关的技能方面的服务,进一步使活动项目制度化;三是由文广服务中心负责,拓展学校图书资源社区共享工作等。2008年以来学校向镇文广服务中心图书馆赠送10000多册书刊,并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曹路阅览室,同时学校图书馆也向社区居民开放,为推动曹路镇建立学习型社区、和谐社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校园文化进社区
  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和实践扩大校园文化活动辐射面和与社区的互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带到社区,同时将社区的民族文化融入学校,努力打造人文校园。在学校图书馆举办的第三届“读者服务月”系列活动中,曹路社区居民为学校师生现场表演民间舞蹈“花篮灯舞”,让学校师生在欣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2009年11月,学校图书馆(网络中心)直属党支部与曹路镇文广服务中心党支部签约,双方约定要提升文化辐射能力,实现和谐发展。镇文广服务中心要积极向我校推介曹路地区的文化和新农村建设最新成果,帮助学校更好地融入曹路、融入浦东;学校要积极关注并推动曹路阅览室的建设,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并通过共同举办文化主

题展、参观访问、文体活动、学习讨论等活动加强沟通,积极营造互学互助、融洽和谐的社区氛围。
  (四)产学合作,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建言献策
  曹路镇政府针对现代社区的发展趋势和管理要求,借助学校的智力优势,在社区内开展课题调研,为曹路的社区建设管理以及双方的合作开发提供合理建议和参考依据。2007年暑假,在环境学院谢洪勇教授的指导下,学院6位学生开展了《强化专业立足浦东服务社会》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对浦东新区包括陆家嘴、金桥、曹路、上海第32业大学等地的大气颗粒物进行了PMIO和PM2.5的测定,并对曹路地区进行了历时一年的大气监测。通过两次的测定,师生撰写了翔实的检测报告,并作为浦东新区政协提案送到市政协,《新闻晨报》对此做了专题报道。2010年,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了承接污水处理工程中的过程控制项目,需要考察、调研相关污水处理厂,学校通过与曹路镇沟通,得到曹路镇的大力协助,在白龙港水质鸿讹厂进行学习调研。
  在当今社会变革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更应从根本上突破自身的封闭性,了解所处社区的需求,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在为社区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创新知识,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都在与社区互动共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高校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资源共享程度低、互动随意性大、缺乏规章制度等。展望未来,我们更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借鉴国外高校与社区互动的实践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高校与社区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孙延斐.和谐共建:高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J].湖湘论坛,2008,(2):110-112
  [2]厉以贤.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和互动[J].河南教育,200l,(11):1
  [3]李小梅,蒋爱林,杨飞.试析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的理论依据[J].中国成人教育,20lO,(1):11-12
  [4]陈中永,韩彦斌.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15-18
  [5]郝美英,张维.论社区教育中高校资源的开发[J].成人教育,20lO.(8):2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