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成人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焦春林
摘 要:陶行知提出了平民性、终身性、全面性和主体性等成人教育思想。研究和借鉴陶行知成人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成人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成人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富声誉和影响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之一。他关于成人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1世纪初期,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探讨陶行知的成人教育思想,研究陶行知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弘扬和发展陶行知的成人教育理论,对于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体系、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成人教育的对象:平民性
文明的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平等的社会。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的出发点,利用平民教育可以“打通”贫富、贵贱等“横阶级”与三教九流七十二行“纵阶级”的关系,“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制造四通八达的社会”。陶行知批评所处时代教育的弊端时说:“中国现在受教育有三桩不平均的地方:(一)妇女教育;(二)乡村教育;(三)老人教育”。提倡并大力组织平民教育运动、乡村教育运动、小先生扫盲运动、科学下嫁运动、师范教育下乡运动等。他满腔热情地南下北上,先后到南京、上海、北京、安徽、江西、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察哈尔等地宣传、推动平民教育运动。他处处接触贫苦劳动大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在街道、工厂、商店、机关、兵营、监狱、寺院、蒙古包发起组织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他穿上中式棉袄、布棉套裤,戴一顶西瓜小帽,和老妈子、洋车夫、小摊商、店员等劳苦人民交谈,指导他们学习。“科学知识,要变得像空气、日光一样的普遍,要为工人、农民、穷苦的老妈子和小孩子所共同拥有”“要救中华民族,必须民族具备科学的本领,成为科学的民族,才能适应现代生活,而生存于现代世界”“要把平民教育输入到军队里、慈堂里、工厂里、监牢里、尼姑庵里、济良所里。我们要叫黑暗的地方大放光明。”中国是农业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这就是说,全国有三万万四千万人民住在乡村里,所以乡村教育是远东一种伟大的现象。凡关心世界问题的人们,决不至忽略这种的大问题――无论办得好不好,中国的乡村教育关系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民。”“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因此,中国的乡村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乡村不能真正繁荣,中国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乡村教育关系到三万万四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民下苦狱”。他认为通过“工学团”这样的教育组织形式,“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可以使乡村变成富有生活力的新细胞。”他指出,创造新中国之先决条件在培养好的民众,继续不断地向新知识追求。只有使国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建设、发展新中国。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把现代文明的钥匙――活用的文字符号和求进的科学方法,从少数人手中拿出来交给大众,使大众做一个现代人。因为好学的民众才有思想。“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
二、成人教育的过程:终身性
终身教育是人的全程教育。唯有终身教育,才能使社会真正成为大学校,变成学习社会。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陶行知就预言二十世纪的世界是科学的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知识化的社会,学习将与整个社会生活融为一体。20世纪40年代,他又将这一认识概括为终生教育的重要特点:“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陶行知认为,“一个人有整个的生活,才可得整个的教育,”教育纵及终生,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横扩社会整体的一切方面,“社会一切事业皆胎息于教育。”“终生教育,培养求知欲。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一旦养成学习习惯,个人就能终生进步不断”。“教育最重要的成就在使众人养成一种继续不断的共同求进的决心。我们对众人养成的态度是: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地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否则,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了。因此,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地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他主张,国家和社会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强迫国民读书,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强迫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举办各类学校,对各类国家官员升职根据其所负责教育的事项实行教育“考成”。
三、成人教育的目标:全面性
确立教育培养的标准和规格是终身教育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陶行知主张教育要坚持“全部发育”原则,“身体和精神,要全体顾到,不可偏于一面”,使人得到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统一、道德价值和知识价值的统一。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人。“教育家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健康、科学、劳动、艺术及民主将构成和谐的生活。” “用教育的力量,来顺民之情,顺民之意,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人民大众既要生活富裕,又要精神健康向上。他认为,教育的内容有四个方面:“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总之,陶行知要求受教育者做一个完整的人,在“真善美”“知情意”“智仁勇”等方面和谐发展。“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陶行知认为,民主共和国是中国必然的趋势,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是中国社会的前途。而这一切必须靠教育来实现,“教育实建设共和国最要之手续,舍教育则共和之险不可避,共和国不可建,即建亦必终归劣败。”1918年11月,陶行知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指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要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两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
四、成人学员的地位:主体性
成人教育必须以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陶行知指出,要培养具有改造社会精神的活的灵魂的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它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员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它其实要叫学员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上去运用环境的活势力,以培植它自己的活本领”。陶行知提出他的生活教育是“人中人”教育,是“主人”教育。“他不教人升官发财,他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进而“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这些主人必须具有“康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使他们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国家创造,为民族创造,更要把他们的一双手解放开来,使他们为自己生利,为社会生利,为民族生利”,在意识深处唤起一种对新生活方式和更高精神世界的渴望和追求,以自尊、自立、自强对自己和社会负责。“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教学做既是教学法,也是生活法,教学就像生活一样,强调个体的参与。他主张学校的一切活动都由学员来承担;在下学团,其主体也是真农人,这种育人方法有助于培养学员的主体能力,发扬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提高,学员也只有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才逐步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因此必须给学员提供独立“做”的机会才能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陶行知对“六大解放”有一个总结性的表述:“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摔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头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摆龙门阵,谈人、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和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日,干点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
总之,陶行知成人教育思想丰富而又深刻,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挖掘和梳理,并弘扬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2.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2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