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课程化演进及其对技术通识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褚晓红 马良 刘成新
【摘要】文章通过对技术课程化演进轨迹的历史回溯,系统地分析了STS课程的教育内涵及其实践价值,并对当前正在开展的技术通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基于STS教育的发展理念,技术通识教育应该走出技能应用教育或单纯技术素养教育的误区,着力加强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联结统整,突出技术通识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技术课程化;STS课程;通识教育;技术素养;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2―0045―04
一 技术课程化的发端及其轨迹
尽管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将人类实践中的经验和技能作为技术活动与科学区分开来,而且中西方古代社会也都曾先后出现过如农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技术教育,但就教育思想的总体而言,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上,直到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课程和教学中的技术意识更多地体现为由语言、修辞、逻辑、表达等人文传播技巧方面的内容为主导。
产业革命以后,在夸美纽斯泛智主义(Pansophism)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不仅往昔的百科全书式课程在近代学校教育中重新复活,而且欧洲各国也开始出现了以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教育为主的各类实科学校、商业学校,以及美国南北战争后的专业技术学校、日本明治维新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和19世纪新大学运动以来出现的面向工业化大生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各类专门学院和技术大学等。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19世纪的现实主义课程时期,天文、地理、机械、理工、图画等自然、科技或实作类学科都已成为基本的课程内容,学校也开始使用了地球仪、显微镜、圆规以及船体模型、耕作器具等实作型教具从事教学活动,并试图以此来突破单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的束缚。卢梭在《爱弥尔》中提出了在真实场境中开展自然教育的构想,裴斯泰洛齐随后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福禄倍尔则明确主张各种技术活动如烹调、缝纫、纺纱、木工等现实手工都应成为课程的构成要素。杜威以其实用主义观点出发,更是特别关注课程中各种结构性作业和设计活动对于儿童思维陶冶和训练的重要功能。
近代课程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基于统觉心理和经验主义的课程整合意识和教育实践探索,而且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类的实用学科也被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引进了课程。因此,技术及其实践活动本身也就自然成为了课程教育的重要一环。从技术演化为课程的历史分析可以看出,所谓技术课程化,实质上就是指将各种技术知识和技术方法发展成为课程内容并形成技术类课程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关注课程内容组织或结构形态,如工程技术、航海技术、信息技术或职业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等,而且也必然内含着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建设理念、开发与实施方略,以及对待技术教育和技术课程的认知态度、文化心理及相应的科学伦理规范等。
二 技术课程化的内涵拓展――STS课程
科学是人对世界的认识描述与摹写,而技术则是依附于科学的延展和应用。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与技术就一直表现为这种主导和依附的关系。两种不同的思维逻辑和操作模式也直接导致了课程中科学和技术内容的机械分离:科学语言越来越抽象化、理论化,而技术活动则越来越具体化、实用化。自蒸汽机革命以来经历电力革命之后,科学与技术教育的二元分离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课程体系之中依然广为存在。20世纪中叶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开始呈现出发展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特点,二者之间开始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性趋势表现在教育上,那就是STS(科学――技术――社会)整合型课程的出现。
STS课程源于1960年以学术性为中心的西方科学课程改革遭遇挫折,而科技迅猛发展又不断带来困扰人们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背景之下。它以探索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内容,试图通过STS教育来探求和理解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其发展自然与当今时代的科学、技术、社会和文化的变迁紧密相连。STS课程将科学和技术教育的整合放置于宏观的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其课程目标可以从个人发展、社会教育和文化理解等不同层面来认识,其课程类型丰富多样,如实用性课程、职业性课程、综合学科课程、人文性课程及问题型课程等,课程结构也呈现出开放性、非线性和自组织性等特点。
STS课程第一次把科技知识与社会问题联结统整,从而创立了“科学-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整合思维新模式。科学是人对世界的认识描述,技术是人对世界的操控活动,而社会则是由人及其作用关系构成的系统。三者原本即是变化和发展的动态统一,但在教育科学化进程中,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和人文课程却产生了现实的分离。在科学技术勃发和社会问题频现背景下应运而生的STS教育,不只是利用课程统整来走出“学问中心课程”的局限和阴影,其实质更是对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中科学主义和技术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信息时代的技术已不再被动地依附于科学,它不仅具有与科学对等的原创性,而且业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基本构成和时代精神的筑建要素。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83)才明确指出,技术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建议在世界范围内将技术纳入到学校教育之中。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就是开始重视基础教育中的技术课程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并着力谋求和探索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以及它们与人文性课程和现实社会环境及其生活实践活动之间的有机统一和融合途径。于是,技术通识教育及其课程化发展又引发了时代背景下新一轮的课程整合以及面向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新课程改革运动。
三 技术通识教育开展的现状和问题
1988年,英国在国家课程方案中设立了《设计与技术》课程;2000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发布了国家技术课程标准《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2003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澳大利亚从1987年开始实行的K12教育体系中,技术课程就已经成为与科学、数学、英语、社会、环境等其他内容平等的学习领域之一。综观各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技术课程目前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领域,且青少年技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也已经成为技术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教育目标。
我国的技术通识教育分为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两个阶段;而技术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必修的一个基础学习领域,又分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科目。信息技术教育经过近十年来的大力推动和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课程资源与教材建设、教学实践交流活动、课程与学习评价研究等领域都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与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比较,我国通用技术课程建设和发展则明显滞后。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即便是已经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省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比例也相当有限。
通用技术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全新的教学科目,其技术领域涵盖范围比较广泛。除“技术与设计”必修模块外,还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等选修模块。造成通用技术课程建设滞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比较陌生的新兴科目和非常稀缺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应试教育观念束缚和对技术课程价值认识不足,由于技术通识教育课程尚未纳入高考范畴或者在高考中所占比重甚微等原因,这就直接导致了许多地区、许多学校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尚未真正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四 技术课程化演进对技术通识教育的启示
技术通识教育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技术领域内的知识与事实、技术应用方法及技术文化思想等,从而使学生具有基本的技术沟通、思考、应用和评价的能力。但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技术通识教育却存在着诸如教育观念认识不清、教育价值取向不明、教学过程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体系滞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技术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持续发展。技术课程化演进的历史与当代STS课程的建设发展启示我们,技术教育作为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评价都必须走出单纯技术知识教育或技能应用教育的误区,而应着力加强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联结与统整,突出技术通识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1 课程目标:体现多元素养,强化价值取向
技术通识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使用、管理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在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考与行为方式等多个层面形成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而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和技术原理。人们一方面体验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和生产效益,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受着如酸雨、沙尘暴、网络沉迷、高科技犯罪甚至核威胁等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灾害和社会问题。技术教育需要学生理解技术并能合理地应用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社会问题情境为技术教育的文化渗透和价值引导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凸显社会伦理道德对技术活动的价值引导。
通过对技术课程化的演进分析我们发现,从技术成为课程的必然到STS课程的内涵拓展,技术课程化的过程始终与人类社会和生活现实密切联系。技术通识教育不仅要表现为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结构形态,同时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必须要转变传统知识教学的课程理念,即改变单纯传授技术知识和技术原理并进行强化训练的教育思路,转而关注技术在具体社会情境中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设计,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实现学生对技术教育的意义建构,并完成对技术知识和应用、以及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实现技术知识与能力、技术态度与观念以及技术生活与社会伦理的和谐发展,这才是技术通识教育所诉求的技术素养教育目标。
2 课程内容:体现学科统整,渗透人文教育
传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科技类课程和人文类课程是分立而设的,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课程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门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整合型的STS教育关注人的主体价值,把科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价值观念与社会文化交融于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识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及其局限性,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态度和价值观念,并能做出符合社会伦理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因此,通过STS综合性课程培养出的合格人才,应是既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同时又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技术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突出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的课程统整。信息技术课程以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文化素养为教育宗旨,而通用技术课程则是信息技术之外较为宽泛的、能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教育。通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并且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因此,通用技术课程也应该立足生活实践、注重创新设计,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有机融合的综合性课程。借鉴STS课程内容设置的思路,技术通识教育课程应围绕现实生活问题或社会实践问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将技术知识和技术原理的学习与应用实践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从而凸显技术通识教育的人文属性和文化价值。
3 课程实施:体现问题情境,注重实践活动
技术课程的实施应该关注真实的问题情境,强调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技术活动与实践情境中实现技术知识和技术文化的传播。技术活动和情境实践是技术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主线。技术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技术素养教育的基础,但与此同时,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还必修要兼顾技术活动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以便使学生形成对待技术的正确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
与科学课程或人文课程比较,技术课程的实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一方面表现在讲授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不同模式的运用,另一方面则更体现为可以灵活采用情境活动、创新设计、应用实践、社会调查、班组讨论甚至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技术来源于实践,最终又返回实践的文化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信念体系,即技术文化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对技术知识和原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更是将技术应用于生活实践并对其进行理解、反思和批判的文化生成过程。
4 课程评价:体现技术应用,侧重技术文化
技术通识教育渗透人文教育并注重情境实践活动的课程整合理念,是在反思传统学科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整合型的技术教育课程摒弃了传统学科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转而关注学生的技术知识与技能方法、技术态度与技术理解、技术思想及技术价值观念等多维度技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技术课程的整合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学习的能力,更强调通过技术探究过程与情境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技术及其应用,分析、处理并尝试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或进行适当的技术设计与发明创造,从而加深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技术文化素养。
技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技术素养。技术知识与技能应用是技术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却不是唯一的内容。从技术素养生成的意义上来说,学生的技术实践活动和技术探究过程,以及在这一实践和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意识和精神态度、技术设计和创新能力以及对技术应用的社会伦理和文化道德观念等,才是技术课程评价更应关注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技术通识教育的课程评价也应该体现多样性特点。一方面是要关注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要充分考虑到对技术知识和技能获得的评价,同时更要侧重对学生在技术应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态度和观念、以及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同时要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真实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师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切实关注学生技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 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技术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4]孙可平.STS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 1999,(2):37-42.
[5]杨明全.STS课程:类型,特征及改革走向[J].教育研究, 2007,(8):74-79.
[6]杨明全.知识与教化:中学STS课程的价值解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08,(6):31-35.
[7]段妍妍.中澳两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置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 2008,(8):79-83.
[8]何妮妮.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8,(10):37-40.
[9]解月光,邢志芳.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课程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6):64-69.
[10]Layton, D. Revaluing the T in S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88,4 (10):367-378.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the Inspiration for General Education
CHU Xiao-hong1 MA Liang2 LIU Cheng-xin1
(1.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mmuni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276826, China;2. Department of Computer, College of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analyzed the educational connotation & practical value of STS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curriculum. Based the viewpoint of STS education, we suggested that technology curriculum as a part of general education mustn't be concerned only with skill training, but also be going to focus on th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science and society, So that the technology curriculum embodies social signification, culture value & humanism of general education.
Keywords: technology curriculum; STS curriculum; gener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ulture; humanism education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文化审思与重建”(项目编号:08JA88040)。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5日 编辑:小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4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