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付彩虹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发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共同提高。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才能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能力:发散思维,提高认识,获得审美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把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下面我就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学生反而会丧失读的兴趣,将读书看作一种负担。如果老师引导他们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阅读,相互交流感受,这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
  (一)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魅力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充分利用课外及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熏陶。
  (二)设疑激趣――激发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问,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一次乌龟输了,他心里很难过,他又约了小兔子进行第二次赛跑,结果如何?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想要知道答案,请看《龟兔第二次赛跑》,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三)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及品质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让学生模仿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等,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要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略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刊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二)精读法
  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三)默读法
  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地信息处理和消化。
  (四)摘抄评价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好词好句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做标注,作注释,写评语,为以后的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五)写心得体会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将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发展思维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不仅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通过阅读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智力。阅读能力的核心更是思维,阅读过程的主要心理活动是思维,因此,培养阅读能力首先培养思维能力。学生要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概括能力,只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来吸收。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关注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手,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突破口,因为思维品质的好坏标志着智力层次的高低。
  总之,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难以很好把握的大课题,需要每个老师依据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把握阅读教学的要点,以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都能自主的学习、自主的思考、自主的质疑、自主的感悟。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达到发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共同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