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的兴趣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晓丽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兴趣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式。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地理开展趣味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立体化传输知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情感沟通;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习积极性等方式,充分利用兴趣教学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兴趣教学;践行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其实兴趣教学,主要还是通过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理,创造一个寓教于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1,2]。初中地理是一门基础学科,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地形结构、地质概貌及气候特征等,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地理兴趣教学的践行思路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立体化传输知识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初中地理教学都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圈圈点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必然课堂有效性就差。而现在有多媒体之后,很多知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让学生就能看懂,甚至不用教师语言描述即可看明白并学会。这种在图片、声音、视频等媒介立体式冲击这学生感官的方式,对学生带来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3]。以地球自转内容为例,使用多媒体可以将地球自转的方向、角度,这对空间想象里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帮助;再如讲世界气候的时候,可以用图片展示出同一月份,不同地区人的着装不同,比如一月份的印度尼西亚和黑龙江的居民在着装的巨大差异,又如随着纬度不同,人们的居住习惯、生活习惯、乃至人们的外表差异的视频等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情感沟通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觉教师在重视自己,是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心理学家曾经指出:满足人们对理解、尊重和追求的需要,就能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目标前进。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大对学生的“感情投资”,及时有效的进行师生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甚至生活情况,让学生从内心感觉对老师产生亲切感。避免过于明显的搞“重点培养”,对学习好的学生过分的关心,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则要么讽刺、要么放弃。而且“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应满足于“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比如,考试后,教师可以先把成绩比较优秀的公布了,以示鼓励,而后对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告知。并且要告诉学生其中哪部分知识答的相当好,只需要在哪部分中再努力一下,肯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仔细的给学生分析出如何改进。
(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习积极性
辩论、讨论、演讲等形式都陆续走进初中地理课堂,这也是充分响应了“新课改”以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自发探索、形式多样”教学宗旨,让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渗透进学生的脑海。比如“中国的自然资源”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同学们自由结组,针对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进行讨论,又如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正方: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反方:交通运输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居住环境;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可有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能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非常适合于锻炼组织、协调、口才与展示其它才华的机会。实践表明,我校于“新课改”后组织类似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显著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大幅提高[7]。
二、结语
传统的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它割断了课程与丰富的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又是将教师神圣化,强调了教师的绝对支配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学的目的实际上是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体系,最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产生兴趣,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4]。同时,在兴趣教学研究上做足文章,对于完善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思路,提高教学效率,均有重要意义,并可谓其它相关课程的课程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尚会群.初中地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7).
[2]杨婷.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2).
[3]劳甄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理运用[J].文学教育(中),2011,(3).
[4]刘丽.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导向全面推进教学改革[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