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贵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学到知识,又要学到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会学”、“肯学”、“能学”。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尝试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无法代替学生个性化的主观活动。就好像学习游泳一样,看再多的书,不亲自下水去游,否则你永远都学不会游泳。自主学习就是给学生一个亲自实践的机会。增强自主探索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过程教学,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用激励、点拨、引导这些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味获得知识后的愉悦,满足成就感。
  1.教学生学会查资料
  历史学科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而学生的知识非常有限。学会查资料是学好历史这门学科的有效方法之一。历史教材中有些内容距离现在比较远,教师可提前安排学生查找资料。学生独立自主地查阅资料,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而且有助于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查找的过程中磨炼意志,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上“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当时的社会背景,林则徐的个人情况,以及其他的相关资料,并在课上进行交流。有些课文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经过在课堂上的讨论学习后,学生依然存在疑问,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探索的意愿,那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继续查阅资料,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疑难处查找,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最后达到解除疑惑的效果,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理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有效的途径。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师想要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先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教会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维,教师应该意识到现代的施教是把以前的教法转变成学法,要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真正交给学生,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攀登科学的巅峰。世界史中很多国家存在有关改革的问题。例如:日本、俄国等国都发生过意义重大的改革,我重点分析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原因、内容、影响和意义,让学生对“大化改新”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性转折点,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学习“明治维新”时,我让学生回忆并参考“大化改新”的内容,来分析“明治维新”的原因,学生以分析“大化改新”原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借鉴,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由于封建社会的压迫统治,阶级矛盾恶化,再加上内忧外困,同学们很快就讨论出两者的区别,“大化改新”是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 “明治维新”是封建社会的内外交困的危机。在讲解同一类的问题时,我总是要总结出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各自具有的特点。在讲完同一内问题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改革所具有的共性,很多学生都能总结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社会危机的出现。”从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感性到理性、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与时俱进。
  3.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开发创造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同学生转换角色这一方式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和能力提升题。这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又可以加深对教师命题意图的认知和理解,对学生学习和考试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在实施此种教学方式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使其适应此种方式。在设计题目方面通过参照或修改相关练习题或试题来设计,理解掌握命题的相关技巧和注意事项后再发展到独立设计,尽量设计出集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及趣味性于一体的题目。此外,鼓励学生多了解史实,对历史事物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通过对史实的深刻了解和思考,必然会在脑海中形成较为深刻的认知,同时把这一认知进一步提升,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教材中结论较模糊或未下结论的历史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结合史实的分析和论证来大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论点,尽量减少书本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发挥思维的创造力。同时尝试大胆地推理和假设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通过与相类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与借鉴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还可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学习能力、兴趣偏好及研究需要来确定相对应的研究课题,制订合理的研究方案,通过研究性学习,做出相应的研究总结报告,或写出有专题的研究小论文,通过此种方式来检测与提升学生学科与综合的研究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
  中学时期的思维能力是较为活跃、最敏锐的。这个阶段也是培养他们创新方法的最好阶段,因为敏锐的思维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首先应该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有怀疑精神。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从政治方面、社会方面、自身因素方面,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全面考虑。经常让学生对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重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学习历史这一学科,没有一定的兴趣是学不好的。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想敢问,善于寻找问题,细心求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鼓励学生对老师提意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鼓励学生不要一味地相信课本,相信老师,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在老师的帮助下努力得出正确结论。
  由此可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系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并应用自如。这样就能达到教书的真正目的: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引下,攀登知识的更高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