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的设计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郁
摘 要: 英语口语测试是语言能力测试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进行大规模的、有效的口语测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作者根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的实践,重点阐述了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的考前准备、题型设计和评分标准,并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口语测试的优点。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英语口语 测试 设计
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在完成《课程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层次的教学后,学校可以单独命题组织考试,或参加校际联考、地区联考、全国统一考试,以对教学进行终结性评估。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口语测试的必要性已不容置疑,但非英语专业学生人数庞大,如何进行有效、可信、实用的大规模口语测试,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听说测试软件的日趋成熟,计算机辅助口语测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院于2009年开始尝试采用计算机在语音室里进行口语测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非常适合大规模的测试。
一、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的优势
(一)省时省力
利用计算机进行口语考试,大量考生可以同时同地参加考试,减少考试时间,同时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考试效率。
(二)考试更有效度
采取面对面的口语测试,考生对老师有畏惧感,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限制了考生口语水平的正常发挥。而采用语音设备考试,考生不用直接面对老师,减轻了紧张感,能较好地发挥正常水平。
(三)评分更有信度
口语考试结束后,口语考试的录音文件自动保存在电脑中,老师可以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舒适的环境进行评分,不必当场评分。这样老师在批阅考生声音文件的时候可以轻松地、清楚地、反复地听口语测试情况,使评分更加公正可靠,从而提高考试信度。
二、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的考前准备工作
(一)题库建设
在每学期开学初制订的教学计划里包含口语教学计划,要求老师上课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进行口语教学与练习。而口语考试题库根据教学计划建设,这样日常的教学就能得到有效的检测,老师和学生对该学期的教与学都能得到有效及时的反馈和反思。
(二)硬件的安装与测试
考试前把考试系统软件安装在每个考场的主机电脑上,并对语音室的考试设备进行全方面检查,以保证考试的硬件设备正常。
(三)考官培训
考官各环节的操作正确是保证口试信度的首要条件,考前对监考老师进行集中培训是考前准备必不可少的环节,培训内容包括考试系统的操作、评分标准的讲解和阅卷系统的操作,并制订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系统操作指南》、《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评分标准》和《英语口语考试阅卷系统操作指南》,确保口试的科学性和应有的信度。
三、口语测试题的设计
(一)试题设计应遵循真实性原则
英语口语考试的任务是把考试能力与社会交际能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应该模拟交际的真实情境。教师应该仔细而全面地分析学生现在或将来需要使用英语的场合,从而设计真实的交际情境。因此考试的话题应当既包括考生所熟悉的一般性话题,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业余爱好等,又要涉及学生所学专业的话题,如营销专业的产品介绍、贸易专业的商务谈判过程等。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家庭和专业相关的话题会使考生无论口语程度好坏,都能有话可说,有发挥的空间,在真实的情境里真实地表达。
(二)试题的题型设计
1.“热身”部分
“热身”部分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适应考场环境和考试方式,稳定情绪,同时帮助考生尽快投入考试当中,起一个热身作用,以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热身”部分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每学期设计一种题型:第一学期是自我介绍,即就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及特长等进行的口语表达,时间为1分钟;第二学期是回答问题,就日常熟悉的话题提问,主要考查一些典型的交际句型,例如问候、邀请等;第三学期是模仿秀,考生先听到一段时长为30―40秒的演讲词、电影独白或诗歌,准备2分钟后进行模仿,目的是鼓励考生学英语要注意模仿,以求达到较准确的语音语调;第四学期是朗读短文,朗读采取临时抽取一篇约100个单词的小短文的方式,准备3分钟后进行朗读,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方面的能力。
2.“交际”部分
“交际”部分主要测试学生“能否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否就一般的社会生活或将来工作场景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能否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讨论”。该部分的题型设计思路为: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为角色扮演,两个学生为一组在指定的场景里扮演角色,两个角色进行3―5分钟的对话交流,第一学期主要为学生呈现的是日常生活的场景,而第三学期设计的场景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工作场景;第二学期为小组讨论,学生按两人每组分组,临时抽取题目,准备5―8分钟后就指定话题进行讨论,要求观点明确;第四学期为辩论,学生按四人每组分组,每组分为正方和反方,提前一天公布题目,要求就给定的题目进行时间为8分钟的小辩论,考查考生能否用具体实例或理由说明观点。
3.“陈述”部分
“陈述”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组织信息和构建语篇的水平,能否用英语进行连贯的口头表达的能力。该部分的题型设计思路为:第一学期为复述故事,为学生呈现一篇约500个单词的短文,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阅读和语言组织的准备工作,然后对短文进行复述;第二学期为看图说话,要求把握图片的每个细节,把图画内容按顺序、有条理、清楚而全面地表述出来,然后根据图片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三和第四学期为话题演讲,考生在考场临时抽取题目,准备8―10分钟后,做一个不少于5分钟的话题演讲,要求观点明确,表达流利。
四、评分标准的设计
(一)分值
口语考试中的“热身”部分、“交际”部分和“陈述”部分各占5分,满分为15分,占《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的15%。
(二)评分标准
口语考试的成绩评定受教师主观判断的影响较大,因此口语评分标准的制订是口语测试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口语考试的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分方法是否科学、客观和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评分方法不科学、教师不能正确、客观地评分,考试就没有信度。这就要求我们制订一个相对较为统一的标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一个相对较为客观的评定,为此我们制订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评分标准》。这个评分标准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对学生考试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广度、语言的长度和流利度、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切性。语言的准确性是指考生的语音、语调及所使用语法和词汇的准确程度;语言的广度指考生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范围;语言的长度和流利度指考生在考试中讲话的多少和语言的连贯性,是否有能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性的发言;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切性指考生应付不同情境和话题的能力,能根据不同场合选用适当确切的语言的能力。
五、结语
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考试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新的评估手段,不仅对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学生重视英语听说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现代技术的确有诸多的优势,给教学和考试带来了便利和好处,但我们也应该客观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如考试互动性不够、试题库更新较慢、设备故障导致学生考试焦虑、评分不能完全客观等,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口语测试系统还需要一线教师的大量实践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
[3]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余斌.大学英语大规模口语测试设计与实施[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98-10.
[5]邹琼.普通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水平测试模式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132-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