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绍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句话充分地表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投放的精力并不多,而成绩却很突出;而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成绩平平。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氛围不同,教育环境不同,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就不同。语文是母语,我们从一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在接受语文教育,因此语文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我们进入校园以后,却无端地端起架子,把语文教学与语文实践割裂开来,这实在是学校教育的悲哀。为了还语文教育的本真,实现语文教育生活化,我们应该把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我们立足本地实际,开发教育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开发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表率。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习一般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永远是学生最重要的模仿对象,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着学生生活习惯的形成,语言习惯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借此实现教学目标。首先,我们应该是乐于学习、会学习的人。其次,我们应该以自己的文化修养唤起学生对文化的尊敬,对文化人的向往。我们应该以人格魅力和文化修养来影响学生,教给他们提高文化修养的方法。我在上高中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的话语使我着迷,他的富含个性的手势让我赞叹,他的朗读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萦绕。
我们曾努力地使语文课堂生活化,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可以纵情交换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品味富含个性的感悟,此时,教师是慈善的长者,学生则是学语的孩童。
二、开发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思想,情感,经历,以及他逐步形成的性格,都是无法复制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交流,由于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注入了个人的主观因素,从而实现了信息的膨胀。这两种不同的主观世界,绝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交流、互补和再造。因此,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无疑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交往,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以实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学生之间的交往,往往有较持久的兴趣,他们本身即处以平等的地位,他们所处的时代相同,际遇相同,所受的教育也大致相同,但由于个性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他们渴望沟通,乐于沟通,也容易沟通,因为他们之间少了畏惧与尊重,多了信任与认同。只要在沟通的过程中施以正确的引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创设书香家庭。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美好性格和良好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什么样的家教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气质。家庭是学生最早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一切教育的初起,是人生的底色,一切后续的教育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十分重要。我校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与县“关工委”合作组办家教辅导班,每学期定期召开两次家长会,班主任对所有学生进行家访,倡导净化家教环境,规范家长行为,自觉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家藏图书二十册以上,负责引导监督学生课外阅读,消除不良书刊对学生的影响。
四、立足本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
我校所处的长白山区,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文化,曾经是杨靖宇、王凤阁、杜光华、高志航战斗过的地方。为开发本土教育资源,我们聘请老八路到校讲革命故事,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故地,了解家乡丰富的物产资源、风土人情,收集民间传说,开设家乡校本理程,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调查采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唤醒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本地的满族剪纸,拥有悠久的历史,写实与夸张同在,工笔与写意同在,色彩斑斓,虚实相映,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把民间剪纸请入课堂,让学生亲眼目睹艺术品产出的过程。学生在惊叹之余,下笔成文,自然流畅,文采斐然。
五、优化校园环境,创设书香校园。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必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以班为单位建起了班级书社,民主选举产生编委,每班设有两名记者,办起了校刊,为学生发表文章创设平台。我校特别重视环境育人,我们的口号是:“让每一面墙壁、每一株花草都成为实施教育的天地。”我们把墙壁划分给各个班级,合理加以利用,让之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天地,一幅作品在墙上存留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一个月。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生活本身还在不断涌现新的课程资源,只要我们有一双开发资源的慧眼,时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课程资源,为我所用,就一定能开发出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为当今教育所需要的新课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4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