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特质探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彩琴

  鉴赏性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是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它对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我认为在散文鉴赏中必须抓住“四种美”。
  一、欣赏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中似乎只属于诗歌,其实不然,“意”,意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又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备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如听读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能从高亢的语音、急迫的节奏、奔放的格调中感受到海燕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热切叫喊的壮美形象,激发出一种革命预言家的豪情,一种热情的赞美和崇敬。
  二、鉴赏散文的情感美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常有“快绝!妙绝!”的赞叹;脂评本《红楼梦》常用“宁不相杀”的点评。追根溯源,这种兴奋点的形成正是在读者进入阅读鉴赏的境界,无意识地换位思考后得到的一种情感的愉悦与共鸣,而唤起读者审美的正是作品中或浓郁或淡然或婉曲或直率的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回答以上的问题: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是实现欣赏散文情感美的有效途径。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父亲送子远行的背影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尤其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此时似电影镜头的情势点示了“我”多次的流泪。“事非经历不知难,情非感受不知味”,若只是冷眼旁观,黯然置之,那与我们司空见怪于街隅中的乞丐的感受有何相异?又何以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愉悦?此时,唯有发挥想象,换位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深切意会一个父亲、一个一家之长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那种深情的牵挂,那种不忍不舍、满怀希望而前景黯淡、相互交织的复杂感受。
  仅仅是调动想象,换位思考,还只是促使“兴奋点”的形成,停留在“理解感情,引发共鸣”的层次上,不足以说明进入审美鉴赏的较高层面。要进入情感美的鉴赏,还必须要求对形成的为自我所感知到的情感进行追本溯源,搜索出一番理性思考的“所以然”,而这一番“所以然”的得出过程则可见读者的鉴赏门道,其结果也可见读者的鉴赏功夫。
  三、鉴赏散文的哲学美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中独具浓重生命个性色彩的一篇,其艺术感染力不但来自于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般独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而且来自于本应旺盛如野草却霎间枯萎的岁月的往事,更来自于在被毁灭的命运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着的追问。(实际上当一个教师喋喋不休于记叙的方式、素材时,学生早被这其中具有哲理意味的永恒命运的探求所感动,尽管以经验,他并不一定知晓该怎样面对这份感动。)毫无疑问,《我与地坛》最独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哲理的表达,这种哲思因其存在于那么狂乱浮躁的年代而益显独特,因其存在与于作者的遭遇厄运之中又似乎显得如此普通,只有剖析一个时代的追求,明白群体与个体的力量之比,只有理解史铁生的插队生涯,他的青春梦想,才能明白那个发出亘古疑问的瞬间对他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把这种对生命两难境地的艰难抉择在特定的群像背景中加以考察,如屈原、司马迁、老舍、哈姆雷特……那么“生”或者“死”对我们而言就不只意味着一个问题,而意味着人生的一种永恒的状态。悲剧感由之而生,审美演变累积人生,洞察生命,而这,需要开放的目光,广阔的视野。当然,鉴赏散文的哲思美还应该还必须留意到它与散文的意境是魂体相依的,不可以孤立地抽离开来品读而妄自衍生出某种概念。
  四、鉴赏散文的形式美
  刘勰认为文学可有六观:“一观体制的安排;二观描文辞的布置;三观如何借鉴他人而变化;四观或奇或正的表现手法;五观怎样运用事类使用内容丰富充实;六观语言的音韵节奏。”黑格尔说:“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是最终是从感性事物,从自然取来的:或者说,纵使内容是心灵性的,这种心灵性的东西也必须借外在现实中的形象,才能掌握得到,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文学的情感美和哲思都离不开表现方面的形式美。美学家有个命题叫“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说明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才能铸成艺术的美,其关系犹如服饰与人体,相得益彰,才能称之为美。
  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谊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绵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显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使散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才能有效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