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光跃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点。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创新阅读 要点
  
  语文阅读教学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最有效的阅读。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很多教师都能够体会理解作者的写作主题,得出的答案与参考书中的一致就行了。实际上,阅读的任务不仅仅是发现作者的原意,还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来理解课文,强调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问题理解是不同的,只要能说明原因、讲出理由即可。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不求模式之统一,只为理解创新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是单一的、无层次的。教师要教育学生,让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对课文进行理解,只要他所持观点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接受,又不违背作者的写作意愿,那么他的理解就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不刻意追求模式与方法的统一,只要学生的理解符合文本要求和切合实际就可以了。
  这种强调“文章无原意”的做法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方式和人生经验不同,所以,对文章的理解也不会相同。从这个方面来说,文章是没有原意的,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赋予文章以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胆的分析,当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程度逐步加深和所掌握材料的日益增多时,学生的理解也会随之完善和提高,进而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采用对话式教学,开启学生的心智
  对话式阅读教学是指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因彼此精神敞开而达到灵魂交融、心智启迪目的阅读教学形态,它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教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式判定文章的“真正”意思是什么,或其写作“内涵”是什么。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又无法回避语文阅读教学相对于个体阅读活动来说所具有的特殊性,即学生的个体阅读活动中有其他阅读人员的参与――教师和同学,其中教师又是学生的阅读活动最大的影响者,教师的介入程度和方式几乎决定了学生阅读的效果。而教师若因此就学生的阅读放任自由,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负责任。因此,我们必须演好教师这一特殊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引导,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做到了然于心、松紧适度。
  (一)假以舟楫,充分了解文章蕴含的内容。
  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要知入知出,充分了解文章内容,如人物、情节、环境等,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艺术的联想和想象,得到一种角色体验,使自己沉浸在文章的情韵之中,这是知入,即学生要投入其间,与文中的人物情节等心领神会,如知入而不知出,缺乏对作品的理性分析,那么,这种理解很可能是肤浅的,因此,投入又必须保持距离,把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解性认识。然后,要知人论世,作者总是处于大的历史背景和小的生活环境交叉的区域中,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应先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这样就易于理解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和意,也就更易于与作品沟通。
  (二)取其精华,对文章内容进行最佳选读。
  文章中并不是每段文字都是精华所在,其中不乏绿叶衬红花之笔,如果学生在绿叶之景中花费太多时间,无疑会影响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出阅读重点让学生去关注、欣赏、品味、思考。也就是说,教师要做一名导游,先选定美景,而后让学生自己去欣赏。
  事实上,只有拥有源头活水,才能滋润学生们求知若渴的心田,才能生成新的阅读信息,开启学生的心智,发掘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三、改变传统阅读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畅所欲言
  当前的阅读教学还拘泥于师讲生听为主的模式中,尽管也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最后的结论还是教学用书中的答案,没有达到创读的境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创读,重视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就势在必行。
  在学生自由发言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使之不离文章主题,这样就形成一个对话式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的认识。进行对话教学,能使学生明确如何从多角度出发理解课文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这一主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该重视创新阅读,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我们就要给予肯定,就应允许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造的空间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郭慧.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管理,2002,(3).
  [2]胡龙平.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语文教学与究,200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