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林山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儿童的创造思维的重任。以往小学美术教学大多采用封闭落后的临摹式教学方式,以及变相临摹的模仿教学方式,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明暗、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但是会使儿童思维形成定势,限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提高。结合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我认为,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游戏进入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美术课程。
  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懂得少儿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针对低年级少儿能够在自己的情绪支配下随意表现主观意愿的特点,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为主,儿童把绘画当成游戏,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在加强少年儿童记忆力,开启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绘画创作的教学游戏中鼓励儿童自由表现,为儿童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虽然他们的作品用成人的眼光看有些滑稽可笑,但正是这简而又简的单线条糊涂乱抹正好吻合了人类原始绘画的特征。当看到天真无邪的简单勾画时,我们的心灵也会震颤、激动不已。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绘画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绘画,结合已经学过的简单文字和拼音字母,看它们像什么,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藏在儿童心灵深处无意识积累的模糊印象。通过绘画活动加工创造,巩固强化,逐渐过渡到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和色块去表现复杂的事物,发展抽象概括和艺术表现的创造才能。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作画,启发学生对色彩、大自然和生活的思想情感。教师应尊重他们自主、自动的行为,这种行为对将来的创造性思维的开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少年儿童对绘画知识的逐步理解,鼓励他们作记忆画,再由记忆画逐渐导入“想象画”。因为记忆画教学对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协调发展模仿能力和创作才能的教育优势,所以在启蒙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应贯穿形象记忆教学。教师对少儿的画应进行详细评价,对于其中的闪光点要大加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激发少儿的画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各种各样的心理束缚中解放出来,提高自信心。课堂小结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自评,欣赏、体验创作的审美感受。在学生对课本上的范画欣赏过后,脱离课本进行创作,从点滴变通入手逐步积累,达到用绘画语言表达自然即自我情感的能力。当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随着知识的增长,心理和生理有所发展,教学过程应逐渐加大“写生”的力度。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专家的研究证明,这个阶段少年儿童视觉感官的发展,写实的倾向日益明显,进入“视觉写实表现阶段”,而心理上进入了“压抑阶段”,出现眼高手低,表现欲望下滑或者兴趣转移的现象,那些在低年级曾被认为是绘画天才的孩子,进入中高年级后对绘画敬而远之甚至厌倦。这时应采取一些新的方法,让“眼”、“手”、“脑”并用,引导学生发展认知与表现的心理素质,以“观察―思考―发展”为作业实践的线索,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压抑,以提高学生原有的认识和表现欲望。写生教学的比重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逐渐加大,要作出具体的观察要求,才能进行观察写生教学,重点要让学生进行思考,用比较的方法思考,发现一些绘画语言,能够鉴赏物体的外部结构,以及明暗关系,物体的空间位置,色彩关系等。对客观实物形象与主观视觉形象反复比较,摆脱自由绘画阶段对物象的片面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只要教师能够结合少儿心理特点,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少年儿童的绘画技能就会逐渐成熟,这就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艺术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的热情。
  新课标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美术学科的实践要以材料为依托,材料的配备需要经费投入。然而,在经济条件较差、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地区,进行美术教学实践确实有很多困难。加上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不重视,学校从事美育的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学校对如何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也在试验性改进等因素的影响下,美育只能循序渐进,切忌不切实际的空泛说教。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实际,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术课要多给学生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寻找素材,让少年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满腔的热诚去发现美、创造美。
  三、建立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新型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创新的欲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创新,对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应允许学生作品别出心裁而不是千人一面。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教育者很难摆脱落后窠臼的束缚;我们常听到对学生作品用“像还是不像”评判的人不在少数,这自然而然地滑向落后保守的评价老路上。为了使教学效果显著,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但掌握不好“度”则会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非常有限的空间。我国当代著名的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曾告诫后人“学我者死”就很能说明这个道理。只要在学生作品中发现一点闪光的亮点就应当加以肯定,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逐渐开拓。教师不要用成人化的眼光和思维评价儿童绘画作品。
  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也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
  比如在高年级绘画理论教学中,作品的构图与语文教学中作文的布局谋篇何其相似,教师一点学生即可理解。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放一些轻音乐,感染气氛,放松学生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达到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业的目的,使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总之,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纠正把少儿绘画教学成人化的错误倾向,从传统的临摹教学逐步转向比较科学的以自然为师的写生教学中来,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改革模仿教学,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艺术教育途径的探索需要美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