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落实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伟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会学习方法,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导”上狠下功夫,争取以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下列方式方法。
  一、掌握方法,突出学习过程
  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训练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展卷而能自通解,下笔而能自能合度”――自能读写。我觉得,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能力,主动取得发展的目标,才能当好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揭示知识规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得主动、扎实。如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采用逆序教学法,以“夏季小兴这岭森林景色”为切入口,通过精心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读懂这段课文,再让学生小结学法:看――看录像直观感知;读――读课文理清层次;画――画出写景色特点的词语;思――想这些描写中写出景色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体会――读出感情。然后让学生运用以上学法自学“春、秋、冬”几节。学生边看边读边画边思边品,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互相交流学习信息,相互切磋、启发,最后汇报学习体会。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让他们亲自体验认识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
  二、激发质疑问难,参与探究
  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教师和教材上的见解,改变学生总是跟着教材和老师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曹操接到黄盖的诈降信,信以为真,欣喜若狂的部分时,有学生问道:“曹操生性多疑,当时如果他头脑冷静,识破这是黄盖使用的计策,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于是激起了一场议论。又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我让学生探究如下问题:全班讨论: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加以解释?结果学生对这两种现象很感兴趣,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有查资料的,有请教老师的。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高涨了。
  三、组织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组织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之间进行语言思维交流,锻炼了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听同学发言,学会参与讨论,学会善于表达自己和吸取别人的意见。学生一旦具备合作学习的素质,必然更会学习。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课前安排了这样的自主学习内容:1.了解有关《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2.初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或工具书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课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评定一名汇报员进行汇报。哪组汇报得好,就能得到流动红旗。因有一个比字,各小组成员纷纷投入其中,小组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又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议论后,提出老师和你们一起分别在三分钟时间内,用简单的词语和线段,独立设计一幅表示猴子、孩子、水手、船长之间的联系图。同学们兴趣浓厚,个个开动脑筋,各显身手。在师生之间分别展示自己的板书设计时,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他们从中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思有所得,思有所获,从而体会到在与老师交流学习中钻研与探索、思考与创造的快乐。
  四、激发兴趣,诱导参与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索知识和认识一事物的意识倾向,有了这一倾向,学生才能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日月谭》一文时,我根据课文意境巧设“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们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日月谭》。“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虑,日月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我顺势导入:“同学们,宝鸟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地杰人灵,风景如画。日月谭就在台湾省境内,要想领略日月谭的秀丽风光,就让我们随作者去日月谭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从而以愉快而热烈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如今时代对人才,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锐意改革,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无愧于时代的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