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习新课标,找准自己的位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永奇

  摘 要: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应用者和参与者。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所以,新课标下的教师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
  关键词: 新课标 教师素质 转变
  
  传统教育理念将教师定位于知识传授者,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强调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如:教师要想形成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教师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角色)。而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一方面教师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保持,而应成为学生的支持者、引导者、倾听者、合作者,成为问题的设置者;学生疑惑的解答者及自我发展的咨询者。同时,教师也要改变过去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努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单项信息交流”为“综合信息交流”,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源泉,这才是生命之水,才能永恒长流。另一方面从现代的教育特征和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树立新型教师角色,整合新理念,完成现代教师的转型。变“知识传播性教师”为“知识助产性教师”;变“知识复制型教师”为“能力创造型”教师;变“知识单科型教师”为“知识通识型教师”。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不断更新知识、社会发展的要求,也给教育提出了新内容、新课题。
  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过:理论知识―实践―反思―解决问题―成长。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课程、自身和学生的问题,这个发现―分析―研究―再实践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反思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要充分与其他教师合作,共同探讨,解决课程实践中的困惑和出现的问题,促使教师共同提高,不断成长。
  关于教学方法,目前不少教师还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做其实是把一种“隐形的”、宝贵的东西,即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真正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同时,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实施了探索式、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具体从三个方面实施。
  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智力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知识,学习方法,增长智慧。这里说智力活动,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动手操作、独立观察、引起思考的实际活动,激起学生自主地钻研和创新,经过群体的交流,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使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
  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来提是比较容易的,但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从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我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验、摸索、总结,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起一套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初步形成的教学思路是“问题情景―操作、探讨、交流―总结、应用、拓宽”。经反复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过去上复习课,老师系统整理知识,学生听完后,完成一些相应的习题,总结一下,就算是复习告终了。复习课的改革多年来一直是一个难点。但在我们的实验班上大改过去的上法,知识的脉络由学生分小组独立整理,练习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设计,交流练习。在交流过程中,还允许同学们提出问题,进行答辩,关键的环节还能举例说明,再加上巧妙的练习设计,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赞扬,使复习课上出了情趣,上出了深度。
  积极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往往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提倡办好三件事:一是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必要时,可以下位,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大声争辩;二是理解学生,允许学生用自然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大大解放学生,大大解放老师,在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