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观念的更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浩杰

  新课改认为,教师不应只是被动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教学大纲和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同时,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化学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必将带来新教育,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学化学教学也必将引起一场新的改革,在这新旧过渡时期,化学教师也将面临许多现实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要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我们重新对待中学化学教学,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努力更新教育观念。
  一、重新认识新教材。
  过去的老教材将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和用途等完全以知识体系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的感觉是“教材就是知识”,很少提及有争议的问题,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也应有新的变化。新教材的栏目结构由原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及存在等传统的知识体系梳理改为联想・质疑、迁移・应用、知识点击、观察・思考、交流・研讨、资料卡片、概括・整合、习题等模块形式呈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使人耳目一新。新教材已成为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学习案例或范例,通过这些范例实践、剖析、反思、归纳,最终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空间和研讨的余地留给学生。这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也对教师如何走出旧教材教法的束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未来的世纪里,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与高新技术、环境、材料、信息及生命科学的联系将更加密切,所以新教材在这些关系的处理上有它的独到之处。如讲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时,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大气质量与它们的含量息息相关,故新教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
  二、正确认识师生角色的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化学新课标的宗旨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学习兴趣的激发,又要求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应该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去获取知识,改变传统的“牵着学生鼻子转”为“我为他们来指路”,改变传统的“单口相声”为“群口相声”、传统的“独角戏”为“同台戏”、传统的“讲堂”为“学堂”。
  1.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够“乐学”、“愿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这就要求老师不断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抛弃“高高在上”的姿态,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新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开放性习题,它们没有唯一的答案,故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时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和发言,对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即使不正确,也要进行鼓励和正确引导,不能惟我独尊,多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商榷之中得出比较合理的答案。这样在和谐的、民主的探讨氛围中,学生的心情是轻松而愉悦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思维也是活跃的,学习的效率要比在沉闷的氛围中机械地说教高得多。
  三、融入学生群体,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构建共同协作、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高高在上,无形中拉大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老师已习惯于俯视学生,从而少了亲和力,多了威严感;少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多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能蹲下来看学生,平等地看学生,不仅要做知识的传递者,而且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学问题的研究者,更要做学生的知心者,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喜而喜,确立新的学生观,真正成为学生的投靠者和贴心人,做到无障碍沟通,视学生为学习中的伙伴。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更注重实验、实践的教学。课本上的实验不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绝大部分实验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此时,教师应勇敢地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亲自动手,和学生一起做实验,或者与学生一起组装仪器,共同探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加强与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融入学生队伍之中,不仅能够营造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而且能从与学生的共同研究和探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或学到自己未知的知识。现在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老师的知识储备不一定多于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到老师所不知道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应虚心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要满不在乎,更不必感到羞愧无助,可用《师说》中的这样一句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告诉学生: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迎接知识的挑战。这样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不但会使学生除去对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感,而且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感。在每节课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先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最迫切希望知晓的知识,并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使课堂新意浓浓,新意层出不穷。
  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除了知识、需要之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只有不断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进行广泛交流,才有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只有教师正确认识新教材,重新认识教学过程,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把教与学进行有机结合,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才能真正变成师生之间合作和交流的一种形式,体现化学学科的教学特色,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化学这门科目,达到新课改的真正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