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条件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熊作彪

  摘 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条件下,化学教师要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熟练进行课堂实验,熟练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其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体会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新课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倡导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化学课堂教学也变得开放、灵活起来,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质量谈些教学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情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教学服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的导入最为关键,好的引入能给学生留下悬念,激起学习的欲望。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上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三、精讲多练,抓好重难点的教学
  “精讲”就是要讲清讲透教材的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要讲清讲透,非重难点内容可以略讲,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掌握的问题可以不讲。总之,“精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能从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
  “多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即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技能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生动的学习情境。所以化学新课程把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让学生动手实验,而且要求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从实验中收集证据,验证假设,获得问题的解决或取得探究的结果。《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41个实验系列,其中80%以上的试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作为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可见化学实验不再仅仅是学生验证化学知识、训练操作技能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因此在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科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素质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丰富、优化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如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等集于一体,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送效率,同时还可以把化学反应“由快变慢”(如用慢动作播放爆鸣气燃烧现象)、“由慢变快”(如把铁制品锈蚀的现象用几个镜头浓缩表现出来),把某些图像“由静变动”(如用Flash动画模拟分子的运动和变化,模拟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等),等等,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形象直观的现象,又能更深刻地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部分可见度不高的演示实验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实况直播”,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和可见度。教师用电脑多媒体灵活自如地移动、修改、叠加实验装置,绘制装置图,比在黑板上绘制省时,效果又好。另外,互联网上有异常丰富的化学资源,教师可以参考和借鉴,学生也可以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或与同伴交流。所以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应根据课程特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有选择性地加以使用,切实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六、加强课堂检测,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长期以来被许多师生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检测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课堂检测后,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提高到何种程度,哪些同学已达到了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后可制订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它也可以检查教师教的情况。教师的备课,往往是将精力主要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估计不足。所以,只有当进行了课堂检测之后,教师才能发现备课中的不足,才能及时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从而达到理想的目标。高效课堂的实现更离不开及时的检测。当堂测试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法宝,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祖浩主编.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3]吴效峰.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20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