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旭琴
我省从2008年开始生物新课程实验。在三年的实践中,大多生物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了教与学的探索,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手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生物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键是在课堂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如何面对学生学习生物的现状
课例一:在学习八年级《微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时,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索,很多同学说:老师就你说吧,这些既节省时间,又可以多一些时间准备结业考试。同时有的同学认为,要学的功课多,生物仅仅是会考科目,老师划书划重点,直接整理好资料让学生背、看就行了。
课例二:在学习《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中“酿制酒酿”的实验时,同学先回忆在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是如何来制作酒酿的,把这一过程在全班交流。接着老师示范,当老师把预先做好的酒酿展示给同学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要来品尝。同学们再讨论各个环节中要注意的问题。各个小组都能认真实验,做好记录。做完实验后进行自评、互评。
面对这些不同的学习情况,是满足学生划书划重点的这种要求,还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前一种简单不过了,第二种这样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吗?这不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了吗?但学生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具有情感体验的活动,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学生为什么会对生物学习出现这样的反差呢?如果老师不作调查,不加分析地主观臆断,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更不利于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应对学生的这种需求,老师要认真分析与思考,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二、如何关注学生生物学习的需求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与学生、教师、教材、教法相关的理念要转变,生物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生物教学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仅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的问题,更是我们必须努力践行的理念。若从关注学生生物学习的需求来看,我认为教师还应该用心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需求,要教师的科学引导。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是一味地顺应和满足,而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发展。如在学习到人的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每一个学生都希望有较为理想的身高,由于学生都崇拜篮球明星姚明,因而特别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对这方面学习较为主动。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充分成长的环境氛围,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他们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生命力量,使学习过程成为生命成长的历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生物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2.教师要加强反思,进而改进与完善教学。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因此我们要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点是关注学习过程,突出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每节课前要思考: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学?怎样帮助学生学,怎样促进学生学?
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教师需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深刻理解反思的过程与核心,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努力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在不断反思中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课堂。
三、如何满足学生学习生物的需求
教师不妨把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这种需求和对生物学习的现状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学习行为和结果来审视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进行“研究性反思”――回顾、分析和诊断,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分析事例涉及的主要问题。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学生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他们还是想学好生物的,只是不愿自主主动学习完成设计方案,要求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而找出某种借口。我认为,这种情况比学生厌学要好处理,需要从两方面分析并着手。
一方面,对探究方案的本身――是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我重新对设计探究方案的问题上进行分析,对原有知识进行回忆和疏理,重新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把问题设计得有一定的梯度和难度,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
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愿自主完成设计方案。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不知道怎样自主去学,甚至懒得主动学,都认为这样设计太难。
2.思考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调查发现,反映设计太难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缺乏主动学习生物的主动性,还有一部分是初一就没有学好,不能很好地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对生物学习方法产生困惑。这也就是说,确定存在一批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或知识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根据这一情况,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就是采取有效的方案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以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3.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帮助学生提高主动学习意识,要从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开始。首先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技术为依据,针对认知结构存在严重缺漏者对他们进行辅导,即分析学生认知结构基础存在的问题,实现缺什么补什么。对无法独立解决设计方案中问题的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方法。如探究活动设计中的几个步骤等。
其次,根据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即自主学习实际上就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掌握概括教材知识结构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辅导,强调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最后,锁定学习动机严重缺乏的学生,让家长协助配合教育。如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及对学生的情绪调节进行指导。
4.验证效果并进行反思。
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还要对这次行动进行分析研究,反思其收获与不足。这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践中,我采用谈话、调查问卷、练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多种方法,对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进行了解和研究,分析上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效果上看,此次问题的解决比较理想,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研究性学习选题也有好几个小组选择了与生物相关的课题,并提出让我当指导老师。学生的变化使我尝到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甜头。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大出版,2001.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