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雪亚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材虽然大幅度地降低了对繁杂计算的要求,但计算仍占较大的比例。它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认识数学就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计算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能力。有些概念的引入要通过计算来进行;解决问题时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如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甚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如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
  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中采用的主要计算方式有口算、笔算和估算。口算指的是不用任何工具,而在脑中直接进行计算的能力。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口算在小学阶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因此,加强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
  口算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平时只做口算题目,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少,一般每分钟能练习10道甚至更多的题目,也就是说可以在极少的时间内练习更多的题目。所以我一般每天会利用课堂3―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并及时校对,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计算时,我也尽量让学生将笔算与口算训练结合,可以口算的尽可能用口算。坚持让学生口算,可以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增强口算意识,提高口算的熟练程度,形成口算的技能。
  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采用游戏“找朋友”:让几名学生上台,手拿数字卡片,下面学生则拿到的是写有口算题目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口算得出答案,然后找到朋友,站到其身边。这样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口算练习,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兴趣来练。但是这种游戏方式一般耗时较长,练习的题量会受到限制,因而这种方法最好是在新授课后进行巩固时运用,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又能及时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还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教师手拿口算卡片,全班抢答(也可以是开火车),学生口算直接报得数。但这种练习口算的形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口算能力,而且在练习中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口算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否则课堂就会成为那些口算快、正确率高的学生的天下,这样就失去了练习的意义。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问答或小组对抗。更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如:利用电脑课件显示许多宝盒,每个盒子上写着一道口算题,让学生选择盒子口算出答案,只有算对才能把盒子打开拿到宝物……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二、重视笔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笔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笔算完成,而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容易粗心。其关键在于没有弄清楚算理。如果学生在计算时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的笔算过程就只会是机械的操作,又怎能提高计算能力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关键要让学生弄清算理。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形象直观的具体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52÷2。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52根小棒(5捆加2根),然后利用小棒分一分。学生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多下来1捆和另外2根刚好12根,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份6根。用小棒分过以后再让学生来笔算,学生自然而然就清楚这题的笔算过程为何这样算了。如此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充分感知,体验由直观理解到抽象算理的过程,可使学生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掌握。
  教师还可以运用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在教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的,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领悟到8加几的进位加法也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算理清楚了,将对学生正确进行计算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增强学生计算的信心,提高计算能力。
  三、加强估算意识,提高计算能力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某些计算和测量的结果无法得到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计算方法。而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的次数,远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与估算有关的内容也很多,如估计商的近似值、试商、估计积是几位数等。还有在笔算时结合估算,也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如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时,像272÷30,如果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就可以发现如果商是90,那肯定错误。但学生往往没有这样的估算意识,所以应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意识。
  估算意识是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的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快速合理地观察和思考,从众多信息中间寻求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用估算法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用估算法检验解题思路,用估算法检验解题结果等,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如:我们班有38人参加了保险,每个人的保险金额是50元,全班一共要交多少元钱?年级里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一班41人,二班40人,三班39人,四班39人,我们年级里大约有多少学生?通过这样的估算训练,学生们在心理体验中感受了这一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主动探索了估算方法,增强了估算意识。
  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在计算时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例如抄错、看错题目,计算过程不符合要求,没有验算的习惯,等等。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对平常练习严格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首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对于计算题学生大都不能认真审题,往往提笔就算,碰到相似的数字和符号就会抄错题目,如将“+”抄成“×”,“204”抄成“402”,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和运算符号。
  其次是培养学生及时校对的习惯。计算题都是要抄题目的,我要求学生凡是要抄题的都要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要做到三核对:抄好题目要和原题核对,竖式上的数字要和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结果要和竖式结果核对。
  再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有的学生连书写都不规范,经常将“3”写成“5”、“1”写成“7”等,有时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写的是几。所以我在书写这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与运算符号也要书写规范,数字间的间隔要适中,草稿上的书写也要工整。在教学中,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同时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最后是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平时大多数学生在作业中除了对规定的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是不能自觉验算的。如果能养成积极及时验算的习惯的话,那么计算正确率将有较大的提高。即使是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逆运算也就是与计算方法相反的运算,由于采用了逆向思维,因此能够有效地凸显计算过程中的疏漏,简言之就是采用逆运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检验出计算中的错误。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靠短时的训练,也不能时紧时松,只有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方能有成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