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宏梅

  摘 要: 意象是诗歌创作和审美都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它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解读诗歌的要旨,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古代诗歌里描写杜鹃意象的诗歌很多,它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内蕴是丰富深刻的,积淀、丰富了千古文人的审美情趣。透过“杜鹃”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们丰富、凝重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杜鹃 意象 审美意蕴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春夏季节、暮春时刻,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悲伤之情顿生。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相传它是望帝杜宇的化身。在《蜀志》中这样记截: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惨”。杜鹃感人的渊源和“声声啼血”的哀鸣,激发了无数文人的情怀。杜鹃就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下面我就来谈谈它在古典诗歌中的审美意蕴。
  一、抒发乡愁、思念之情
  杜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如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的诗词鉴赏题是陈与义的《送人归京师》。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子规”意象的含义是: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在山村中幽梦不断。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吴融《子规》:“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该句意为:傍晚杜鹃的凄切之声,使湘江上尚未归家的游子更加忧愁悲伤,更加归心似箭。
  再如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二、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由景入情,作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了“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胸怀旷达、信念坚定不移的思想感情。“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朱淑真,《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都是借杜鹃鸟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三、表现环境之凄凉
  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就是借“杜鹃啼血”来渲染江州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州的哀怨之情。而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则是借愁鸟子规的哀啼来烘托山的高峻奇险,渲染环境的阴森恐怖,从而达到强调蜀道难的目的。再如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从正面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一个“馆”字,已暗示羁旅之愁。说“孤馆”则进一步点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单。而这座“孤馆”又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置身其间的词人其心情之凄苦就可想而知了。此时此刻,又传来杜鹃的阵阵悲鸣,就更增加了环境的凄凉和词人无穷的愁绪。此情此境,当然只能以“可堪”道之了。
  四、比喻忠贞之情
  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那首《金陵驿》了。写这首诗时,南宋政权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今南京)亦被军元军攻破四年之欠。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首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尤其是诗中的那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不知感动和激励了多少代的仁人志士。在诗人看来,尽管当时整个金陵城都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我也不愿离她而去,因为那是我的母亲,我的挚爱。但元军不让我在此久留,肉体留不下,就让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怀乡不已的杜鹃鸟归来伴陪您吧。本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誓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
  五、表达送别、怀人之意
  白居易《江上送客》:“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杜鹃声声鸣啭,哀怨、凄凉,似哭;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泪洒斑斑湘竹,如血。鹃声似水,斑竹成泪,送别的凄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句,写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六、寄寓征人未归之意
  杨万里《杜鹃花》:“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滴泪成。”
  暮春时节,杜鹃花开,杜鹃声起,声声不歇,啼血不止。满眼满耳尽是思人之事。诗人从对方切入,杜鹃泣血不停,征人滴泪不止,表达对征人的无限思念。
  韦应物《子规啼》:“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何时明。”
  在夏夜,“南山子规啼一声”格外凄清而悠远,细节之一是,征人未回,孀儿抱泣;细节之二是,诗人不归,辗转反侧。杜鹃夜啼,既引人之思,似乎又是诗人自身的投影与写照。
  从以上几点可见,或有冤屈、或是哀怨、或客居异地,或是伤春,或是谪居,都因为杜鹃啼至血流还不止,都寄托了诗人的伤感和哀怨,因而强化了杜鹃的悲情感人的意象。所以中国几千年一代代的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当作一种悲鸟,当作悲愁的象征物了。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写道:“物之能感化者,在天莫若月,在乐莫若琴,在动物莫若鹃,在植物莫若柳。”杜鹃是一个感化人心、骚人独钟的鸟类意象,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鹃声凄凄,晨鸣暮吟,表达了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表现了古典诗词丰富多彩的审美意韵。
  
  参考文献:
  [1]论唐诗中杜鹃意象意蕴的拓展.沧桑,2007,05.
  [1]古诗词中的杜鹃鸟意象.文学教育下月刊,200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