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诗言志”看目前的高考语文阅读命题弊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付志芳

  先看一则我在从教生涯中遇到的事例:班上有一名语文成绩非常好的同学,在一次大型考试中,现代文阅读部分交了白卷。事后了解到并不是这位同学不会做,而是不愿意做。原因是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学生完全沉浸于优美的意境之中,但是出的题目不是让概括大意就是让总结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美被这些命题破坏殆尽。
  从历年语文高考的出题规则来看,现代文阅读部分所选取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很具有文学欣赏性的美文。作为文学的一部分,不从文学的实质出发,而是对此进行支离破碎的肢解,完全违背了文学阅读欣赏的规律,学生自然从中感受不到美的存在,更何谈理解?
  其实对于对文学实质的认识,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比较深刻的表述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诗言志”。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它决定了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样式。《诗经》在先秦时期的地位除了“礼”“乐”以外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比拟的。上古时期的文学观念是一个大文学混融的状态,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一体,但随着对诗歌认识的深入,人们对文学的认识逐渐锁定在《诗经》上,《诗经》俨然已经成为了贵族子弟修身养性的教材。所以对《诗》的认识也可以说是对文学的认识。对诗歌最早且影响深远的理论就是上文提到的“诗言志”。
  朱自清先生在《诗言志辨》的序中指出了“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这种提法在先秦文献中可以找到根据:《尚书・尧典》说:“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一时期“诗言志”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专指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通过“赋诗言志”和“作诗言志”两种途径,把诗歌言志的功能集中到了社交的场合,从而再彰显赋诗者和作诗者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
  随着诗歌作用的不断被深化,它的“情”的一方面逐渐被认可,到战国后期和汉代,“诗言志”出现了另一条明晰的线索,就是“诗缘情”。“诗缘情”虽在晋代才正式被提出,但在这之前已经被赋予了“诗言志”的个人感情成分了。“志”不再只是指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抱负,而是开始倾向于个人感情方面了,被礼教长久束缚的“情”开始正大光明地走入了文学领域,并且永久占领了文坛。所以倾注了作者真感情的作品往往都会成为经典之作。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挖掘文学作品所抒发的感情成为文学欣赏的一个主要目的,并通过此而达到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共鸣。这可以说是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从古至今的一条定律。
  但是纵观全国各地的高中语文课堂,又有多少家在阅读方面真正注意到了这一点呢?“挖掘文学作品所抒发的感情”这条文学欣赏从古至今的定律为什么偏偏在给学生传递“真善美”的语文学科上断了链呢?答案再明显不过了,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没有指向这里,高考的语文阅读存在严重的“失真”现象。
  一、命题失真
  高考的作用和地位使得老师和同学的平时训练必以高考为准则。高考的命题指向也就决定了课堂的训练内容。而纵观近些年各地的语文高考试卷,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阅读命题方面,命题者为了不使自己的题目因说不清而引发争议,就先在文本中找到可以作为答案的信息点,然后围绕它再设计问题。而同学们在解答的过程中也往往不求甚解,只在书中找到原文即可得高分。例如2008年的全国卷II第17题第一问:“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我们先来看看蕴含命题和答案的段落:
  “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我回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而且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段落中已经明显提到旧时的马缨花是“影”,现在的马缨花是“光”,作者心中的“光与影的对比”很显然就是旧时的马缨花和现在的马缨花的对比。没有任何深入思考的必要,也就没有深思熟虑后得到答案的快感,更谈不上真正去理解文章,欣赏文章的美。
  就是因为这些高考命题和所谓的准确答案,致力于高考研究的老师们才得出了“用原文作答”这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这样急功近利的命题,这样浅尝辄止的训练,势必影响学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这样的命题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教”,而且限制了学生的“学”,用阅读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方法去阅读散文必然会让美文失去文学的本质,作者倾注的感情在这里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答案失真
  我认为高考阅读的答案过于死板。一方面,过于强调思维结果的考查,对思维过程不够重视。标准化试题的结构决定了考生只能根据命题者的思路去确定答案,考生即使有独特新颖的见解也不敢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过于强调标准答案的确立,对个体思维差异不够重视。因为高考命题经常试图将那些主观性很强,需要读者感悟、体验等情感参与的所有内容如文学作品欣赏尽可能的“标准化”,所以,答案就表现为评分时追求答案的整齐划一,忽视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与内在需求。
  例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第14题:“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先来看一下原文: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从原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古阳关闻名遐迩的原因,即是地理位置、文化底蕴等,如果作答的话需要稍加展开,但是我们看一下答案: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标准答案后附有说明:四个给分点,答对一个给一分。需要说明的是这道题4分。如此严丝合缝的命题分值和答案要点,一般的学生肯定难以领会,尤其是第四点,不少学生都没有将它列入答案中。这道题的答案可以说是高考阅读命题答案中的典型代表,按点给分,整齐划一。这样对阅卷者来说非常轻松,可是对学生来说就不是很幸运了。学生必须按照命题者得的思路答题,否则就有可能丢分。这样的标准答案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桎梏,也是对文学阅读不负责任的表现。
  从以上两方面来看,我们的高考阅读命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对于散文的欣赏,如果只是仅仅明白某些字词句的含义,只是挖空心思地寻找题目和答案的紧密对应,那么现代文阅读部分可以完全取消。因为这样只会导致学生们用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思维来阅读散文,停留在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与前后照应,从而忽略了散文作为文学的最根本的特质,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若抛弃了根本,现代文阅读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理由,学生们从中感受不到真善美,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也就难怪他们不愿意用心做甚至交白卷了。
  应当肯定,近几年的语文高考命题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命题指导思想已由当初的“不离纲,不离本”,转变到前几年的“不超纲、不超本”,再转变到现在的“基于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由单纯的“知识立意”转为“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相结合”,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试题中也不乏一些立意新颖、突出综合素质考核的闪光个案,尤其是写作方面。但我仍然觉得,语文高考命题的改革力度不够,只是局部有了一些微调,尚未从结构和根本上很好地实现“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相结合”等主旨,尤其是在阅读方面。从传统的理念出发,摆脱那种繁琐不堪而又故作神秘的标准化试题,实现高考语文阅读的根本改革,学生就会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体会到阅读、表达、创造的乐趣,将语文教学成功地回归到人性、人情、人文的轨道上来,语文教学与评价就会完美地得到统一。这不仅是语文的大幸,而且是教育的大幸。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考存废与科举存废[J].高教研究,2000.02.
  [2]葛云杰.语文高考命题取向的反思与展望[J].现代语文,2006.01.
  [3]马伯成.展望2004年高考语文阅试题考查重点[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04.
  [4]徐敢良.从科举之废看高考语文改革[J].黑河学刊,2006.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