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 芳

  摘 要: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改革中存在着教学改革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学内容不实用和评价方式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相信可以有效改善这四个主要问题,帮助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获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改革效果,从而真正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达到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使之在完善个人职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存在问题 对策
  
  目前,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所有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任务。迅速转变观念,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和社会要求,是高职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出发点。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其职业发展谋求更宽阔的出路是所有高职英语教师的心愿与目标。尽管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英语教学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将简要阐述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改革目标不明确
  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所有教师和主管教学的领导都很清楚,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分歧。可是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却不甚明确,这导致我们的改革流于形式。很多英语教师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只注意换了教材,换了教学方法就算改革了。如果连教学改革的目标都不清楚,我们改革还有什么意义?又如何评价我们改革是否成功?
  从高职教育的特点来看,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针对的是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符合这些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职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其职业定向性更加明确。公共英语,作为一门基础素质课,如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的需求才是我们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体系,只有知道了学生就业的可能方向、工作需要的实际能力与知识,我们才能够确定教学的目标,设置整个课程。“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一直是我们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原则。这一指导原则是切实从学生就业实际需求出发的。“实用”是质的要求,指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在以后工作实践中能够用的到,而“够用”是量的要求,指学生能够使用即可,不必增加过多的研究性学习的负担。英语,对于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语言工具,不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只要知道“怎么做”就可以。而我们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学依然过于重视基础,而轻视学生就业需求。只有明确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需求,我们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改革。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教学改革绝不是简单地只改动教材,授课方式或对学生分层教学等单一的模块改动,而是要根据目标来重新设置我们整个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我们不应再简单地延续过去“一刀切”的方法,即所有专业的学生基础英语的课时、教材、进度都是一致的,否则不论怎么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都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职业中对英语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些专业可以预见的使用英语较少,那么就可以考虑适当减少英语课时,更换简单实用的教学内容。有些专业使用英语较多,就要考虑适当增加课时量,并且结合实际需求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考虑通过在第一、二学期开设必修课、第三学期开设指定选修课和在第四、五学期开设选修课来设定三个层次的教学,充分给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需求的目标,教学才能真正谈得上“实用”和“够用”,也才有可能去更好地安排设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内容不实用
  公共英语教学不同于很多专业课程,它很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而且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学生很难有效地使用英语,因此很多学校都把它划分到理论课范畴。加之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又有过级压力,即便已经进行了教学改革,很多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单词和语法的比重依然很大,依然从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模块来训练学生所谓的“应用能力”。这其实依旧延续了改革前的“重知识,轻应用;重读写,轻听说”的状态。即使有专门设置听说模块,也是重视听,而忽略说。结果是学生看到单词的注音甚至都不能正确地读出来,更别提自如地与人交流。我们要清楚英语对于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只是一种语言工具,学生只要知道怎么用,只要能看得懂,说得明,写的出就可以,我们不必要求学生对语法规则掌握透彻。应当根据学生就业需求和未来职业中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给予培训。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需求不同,那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应有所不同,考核时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不同专业使用不同倾向性的教材;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使用同样教材的前提下通过开设课外辅导选修课来进行“补差”或“提高”;对英语要求高的专业应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听说方面的教学内容。只有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动力,教师教学也就有了积极性。
  四、评价方式不合理
  现在我院所在地区大多数学校对高职公共英语采取的是“一证代考制”,即学生公共英语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就是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要求学生获得A级或B级证书。这是终结性评估的方式。这种方式应试倾向严重,以应试为目标,学生学习动力不强,教师教学成就感不强,课堂上双方都缺乏积极性,根本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评价方式下,英语教学改革想要取得显著成效很难。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评价方式的改革。形成性评估可以有效帮助改善这一现状。形成性评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帮助和改进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目的,与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估方式相比,形成性评估在督促和帮助学生学习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形成性评估的作用就在于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励或督促学生学习,能够及时提供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利于学生与教师及时调整,有效改进学习和教学方法。并且形成性评估可以多次多侧面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考核评价,因此更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表现和水平。在形成性评估方式下,学生真正地在教学中体现出主导地位,教师也能更有效地对其学习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帮助。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应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形成性评估有效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发现并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利用终结性评估获得学生阶段性学习的结果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两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可显著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会学并且学以致用。
  以上四点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下不断更新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实用的教学内容,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卫岭.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A].面向21世纪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谭金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新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牛健,何岚湘,刘永权.网络环境下的形成性考核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4,(4).
  [5]夏英姿.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