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开展高中书法教学的几点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艳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书法教育更是得到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也把书法教育带进了高中课堂,如何开展好高中书法教学,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
一、纠正错误的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书法和学习书法的必要性。
一提到书法,就有学生问:现在各种书法字体在电脑里都可以找到,电脑时代还需要书法吗?对于学生这样的困惑,我觉得有必要在书法学习中给予解决。
首先,对书法的艺术性应该有种正确的认识。真正的书法家的手迹都是将他的情感融合在作品中,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最能代表东方艺术传统。书法作品中那清秀的骨格、点画的遒美、行气的流畅无不向人们展示它那无穷的魅力,而这些是刻板单调的电脑美术字无法比拟的。
中国的书法十分独特,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字的笔画本身就是美的造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所以,写字教学是美育的有效手段。它起着影响学生大脑发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会为传承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学习书法也能为各种设计提供创造元素。当今,我们既要吸收他国的文化艺术,更要清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发展本土的传统艺术语言。将中国书法和篆刻运用到设计领域中会有一种独特的效果,同时它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文化的渊博。无论是城市美化、装潢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建筑设计,还是服装设计等领域无不包含书法、篆刻等元素,都将会使你的设计创意更独特、更富古意。
写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字能写好的人则等于多了一张文化名片,书写过关则终身受益。
二、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书法,努力练字。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书法需要很好的耐性和坚强的意志,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很快放弃对书法的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书法产生了兴趣,他就会挤时间去训练和学习。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愉快的教学。
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说每堂书法课讲一个书法家习字的小故事,或者是给学生看当代书法家的习作视频,或者是教师或某些从小习字的同学课堂示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书法兴趣。
在教学中不求快、多,力争少而精,让学生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学,能学一个会一个,学一个改一个,让学生能够从亲手写成第一个端正、美观的字开始,逐渐对书法产生兴趣。学生只有从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才能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学习。
除此之外,还可以常常组织学生展示一些书法范例和自己的书法作品,适当指导观赏,虽然大多数学生并不懂得怎么欣赏,可书法作品的规范美、形式美、气韵美、整洁美无疑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了,从而引起他们书法的追求愿望,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及时张贴好的习字作业,举行作业展,能调动学生要学好书法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努力练字。
三、树立信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书写水平。
大部分学生看到名人的习作,再看看自己写的字,会很受打击,觉得书法学习无从下手。书法应该由易入门,从易到难,所以教学中提倡以隶书作为学生学习书法的起点。隶书的特征是笔画简练,每个笔画都用中锋写出,结构不是很严谨,学起来相对容易,所以从隶书入手是最佳途径。
学生在能正确控制毛笔后通过细心观察便会慢慢地对字型有所了解,随后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书法字帖作为范本。学生的选择应该是自由而多样的,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的字帖感兴趣,因而可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字帖临习,从而树立信心。
此外,学生的书法课堂作业,比较好的可以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看,有些也可以在橱窗展出,有些可以装裱成框在学校公共场所展出。也可适当地组织书法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设个人奖和团体奖,甚至有些校外的更高层次的比赛,也可组织同学们参加,形成竞争的局面,以此来鼓励学生练字,增强学生的信心。还可让学生介绍他们临帖的经验,树立书法学习榜样。有身边的“明星”作为学习追赶的对象,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都能得到较快的提高,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个学年的课堂中就能让学生领悟到其精髓。但是通过书法教学,我们要使学生认识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从学习文化、传承文化的高度去看书法、学书法、用书法和赏书法。通过学习书法的技能技巧,学生提高了观察和书写能力;开发了智力和拓展了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应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其它文化学科的学习中,这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营造一种和谐发展、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