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彩虹
摘 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着培养目标虚幻、课程结构单调、教育过程僵化、评价体系消极等诸多缺陷,导致思想品德课与生活严重缺失联系,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境教学可以通过选用典型材料,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较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思想品德课老师,要学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情境教学 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首要问题和追求的根本出发点。下面我结合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是如何实施情境教学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思想品德课具有时代性特征,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如在讲授《难报三春晖》这一课时,我想:如何让这节课教学激起涟漪,甚至是浪花呢?生活,唯有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我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对这一联系自身实际的问题非常感兴趣,在轻松、愉悦兴奋的讨论与交流中重温了父母在平凡的生活中为我们的成长所倾注的点点滴滴――生病时焦急的神情,取得成绩时欣慰的笑容,落在肩头上的一巴掌……
联想起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待父母的一幕幕,有的学生因母亲的唠叨而心烦;有的学生因父母管教太严而反感;有的学生因父母的平凡而嫌弃;有的学生因父母的残疾而自卑;有的学生因自己的任性而与父母顶嘴……通过讨论与讲述,学生深切地感悟到母爱如海洋的浩瀚,父爱如高山的深远,纷纷表示要在生活中关心、孝敬、深爱他们。最后歌曲《母亲》使本课达到了高潮,此时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精心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更容易唤醒学生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憧憬,激发出学生心底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启迪学生对问题的自发质疑和求知欲望,使整个课堂到处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和彼此的理解和接受,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过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
二、巧设活动情境,指引学生主动体验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要使学生学得好,关键在于使学生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如教学时,让“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交往要讲艺术”一课中,我就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打电话找同学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学生通过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道德情感,加深道德认识。
三、妙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活动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精心设问,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其入境。例如,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我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条消费方案:
(1)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
(2)把鸡也杀了吃掉;
(3)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个鸡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越来越容易。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这只母鸡的主人,你会选择哪种消费方案?学生马上展开了小组讨论交流,发言的气氛很积极。我趁势进行引导:吃蛋原理中的三条消费方案,第一条虽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大的提高;第二条把鸡也杀掉,虽可供一饭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顿,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贫了;惟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既有鸡吃,又有蛋吃,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在上述三个消费方案中,选择第三条,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如此教学,学生均感觉新鲜有趣,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新奇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大力提倡不迷信权威,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对教材、复习资料、教师授课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开学生的思维的大门,帮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教学实践证明,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组成新的认识系统,促进认识的新发展。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并非越多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及教师自身等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既适合学生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情涌动中获得感情升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心理和行为素养。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3]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法.试教通讯,2007,(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