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玉英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依旧是教师演示为主的验证性实验,对照新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本文作者对探究性实验教学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探究性实验 思考和建议
一、选题缘由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课本实验部分的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编写特别重视实验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课本(沪)共9章31节内容,与化学实验相关的有26节,占84%,在现行中学教材中大部分知识是需要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的,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新教材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减少了验证性实验,融入了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了真实的、充满魅力的、开发的化学问题,将教学过程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可能。新教材对实验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基本操作,而且要求学生能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在形式上更加灵活,除课堂实验活动外,还有许多需要学生课外进行实验的活动内容,有的还要与社会调查联系起来。
2.新教材实验部分教学的特点。
(1)实验方式多样化。教材实验部分没有明确区分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打开了巨大而又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相关的实验。
(2)不同栏目的实验功能不尽相同。“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都是围绕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内容来设计的,应作为课堂探究的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与思考”栏目中的实验比较容易,有的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一般不需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亲自实验。“练习与实践”栏目中的实验,既是实验习题,也是家庭小实验。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既安全又可行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家庭实验。如纯碱与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使蜡烛熄灭的实验。
(3)实验内容生活化。新教材中许多实验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从熟悉的生活、生产情景中攫取相关的化学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究,体验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要求
化学实验教学是教师将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1]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2]
在《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共提出了41个实验和实验系列。其中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3]《标准》指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2]
《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同时,《标准》对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施和评价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些教师为赶进度而压缩了学生实验的时间,将探究实验、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由于下列原因化学实验教学仍亟待加强:(1)学生的作业太多,没有时间完成探究实验和家庭小实验。(2)中考笔试难以测试学生实验的实际能力,影响了师生实验教学的积极性;(3)化学实验准备很费工夫,负担已经过重的教师对化学实验常感到不胜应付,不能不自动减免以求解脱。(4)有人认为做化学实验有一定危险性,害怕承担风险,“如果出了事怎么办?”因而不愿意做实验。
四、改进的想法和建议
2009年11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0年全省中考统考有关科目。与2009年不同的是,2010年统考的内容是物理、生物、化学三门学科的实验技能,学生须在实验室动手操作完成考题。这就给我们现实的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广大化学教师十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这是无可非议的,我们有必要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对化学实验教学做有效的探索,提高实验的可观性,增强实验的探索性,体现实验的现实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我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条件,对其改进有如下想法。
1.在教学观念上,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物质组成的确定与分析,结构的研究与推测,性质的发现与验证,变化规律的探究,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
2.同事间互助指导,即同事间的相互听课。
教师通过彼此的听课、评课,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对自己的工作应及时进行反思。这种做法有利于缩小课程发展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落差,可以引发互相的切磋与教学研究。
3.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恰当地运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使化学教学更有启发性。新课程强调学生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验证规律。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选择地挑选有探究价值的信息进行探究实验。(2)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和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3)实验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实验时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要显著,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能够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其在解疑中成为知识的发现者。(4)坚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参与,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路及探究过程。(5)为保证探究活动顺利完成,建议活动时间安排可适当延长。(6)重视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7)学校实验室应该为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化学实验提供便利,同时要准备足够多的实验仪器和药品,确保活动顺利开展。(8)力求学生、家长、教师(包括其他任课教师)多方配合,使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完整地进行。
4.开设第二课堂,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如从化学科学史实故事和化学趣闻等方面入手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如饮食中的化学问题探究、空气中的化学问题探究、生活常识中的化学问题探究、生活日用品的简易制作等,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5.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实验教学研讨和比赛活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改革。
对学生的实验学习情况与学习效果,要有平时评价和终结评价。教师应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在情感、科学态度方面的现状,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学生也应该在这些方面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教师还可从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和结果中加以评价,对于学生在活动中所提的意义不大的问题和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地否定,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正确合理的成分,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小制作、社会调查等某方面有突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祖浩主编.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