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新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 峰

  摘 要: 现代高职学生迫切需要提高体育能力,学校体育应重视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体育意识 健康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在关注健康的同时,对健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在国家对终身体育习惯重视的程度也提上了日程。因此培养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重任理所当然就落在了学校体育的肩上。现将我们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思路与做法、体会,结合学习教育学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教学观念快速更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体育学科标准已在逐步更新,进一步完善。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颁布的教学大纲,把“健身性”作为首要任务,锻炼身体是为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七十年代,修订教学大纲后,把“增强体质”作为主要目标。九十年代以来把“健康第一,培养终身体育习惯”作为标准,使体育教学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注重于学生的体质、心理、智力、精神、道德、社会适应等诸方面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还要把健康教育的思想、理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自立运动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培养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2.加强和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的建筑、雕塑、体育场馆、体育场地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人的行为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在加大体育场馆等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要注重校同体育文化的建设;要健全学校的体育组织,支持学生和教师成立各种体育团体并为其活动提供方便;要制定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校园体育管理工作;要通过经常性、小型多元化、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及学校运动会来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要加强学校运动队的建设,有特色的运动队常常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催化剂。
  
  3.教学方法新颖
  
  体育行为习惯是健康的基础,它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要做到以下几点:
  3.1从压力中产生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有心理倾向,激发其参与热情。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好体育游戏,通过讲解游戏规则,简明扼要地把教材内容穿插进去,使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理论技术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这样在无形当中学生就会把外在的压力变成内在的动力。
  3.2培养自主能力。当今教育大力提倡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反对“保姆式”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在课中基本没有自主运动能力,必须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才能完成,否则什么活动都无法进行,这也许与他们从小养成的依赖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和自主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承担的最艰巨的任务。在起始阶段可以采用带领、启发、引导、讨论的方式进行。从最简单的带操开始,逐步提高自主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胆量、表达、表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参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3充分利用课外活动。一周90分钟的体育课根本无法使学生达到健康,真正的健康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的。在体育课上,教师只能传授理论知识,进行技术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意识,对于体育行为习惯,还需要在课外活动时间来完成。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同志就发出“学生每天应锻炼一小时”的号召,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体育习惯的养成包含着意志努力和监督,教师只在中间起着监督和激励的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活动场地和科学的组织管理,调动学生进行群体运动,这是激发学生长期锻炼的最好手段。这有助于增进友谊,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情感得到良好的体验,最终对体育活动产生依赖性,锻炼就会持之以恒,健康也就有了保障。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体育行为的形成关键是体育意识与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的核心问题。学生阶段是体育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从而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永廷等.体育科研方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3.
  [2]刘一民,孙波.论体育行为德多维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朱树豪.休闲体育产业与社会发展[J].体育学刊,2004,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