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认知语法的对并列结构的再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中原

  摘要: 本文基于传统语法对并列结构的界定,从认知语法的角度通过结构式、意象和认知域三方面对并列结构作进一步研究,以使得并列结构的界定更趋于准确和科学,从而避免与类似并列结构的语言单位混同。
  关键词: 认知语法并列结构结构式意象认知域
  
  1.引言
  
  并列结构是各种语言中都有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也是人类语言中最简单原始的一种结构。以往对并列结构只是从结构形式上加以界定,以至于一些形式上类似于并列结构的语言单位被混同于并列结构。笔者以认知语法的语义描写为理论依据,从结构式、意象及认知域三方面对并列结构进行进一步研究。
  
  2.并列结构的结构式类型
  
  认知语法将语法结构叫做结构式,是指由两个以上语言单位组成的大小不同、复杂程度不同的语言象征单位。认知语法不是用S→NP+VP等固定的规则来描述构件及其复合结构之间的关系,而是用构件之间的对应来描述,这种对应不是词语上的,而是概念上的。在结构式中,如果一个构件A使另一构件B的一部分由抽象实现具体,构件A就叫做概念自主的,构件B就叫做概念依赖的,概念依赖的述义依靠概念自主的述义实现其语义。(赵艳芳,2005)
  汉语传统语法把短语分成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连谓结构,这是按照组成短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但接下来又有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助词短语的划分,和前面的标准完全不同。(黄伯荣、廖序东,2002)
  英语中的词组分为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副词词组和介词词组。(夸克,1989)这种划分方法统一明了,但并没有说明词组内部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词性并不像英语这样界限分明,若要采取同样的方法,也一样会带来混乱。
  Langacker抛弃了传统语法中的十大词类划分方法,将词汇分为两大类:事体(Thing)和关系(Relation)。传统语法中所划分出的名词、代词、冠词、指示词、数量词等,主要凸显事体性;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主要凸显各种不同的关系性(包括动作、过程、性质、状态、关系等)。
  按照认知语法对词性的划分和有关结构式的定义,我们可对短语进行如下分类:“事体+事体”、“关系+关系”、“事体+关系”和“关系+事体”,结构式各构件之间形成独立或依赖关系。并列结构应该属于“事体+事体”、“关系+关系”的类型,并且各构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如下列例句:
  住宿生多半家境贫寒,能保证学费和简单的一日三餐的开销,对很多家庭来说已以很不容易了。(1)
  我至今不知自己是如何飞快而奇迹地攀到崖顶抓住那朵花的,雨天中石壁很滑,可我居然熟稔沉着地爬了上去,并且摘到了那朵花。(2)
  这样质朴亲切的叙述风格和文中所提到的那些已故的文学大师,不知怎的忽然让我想起已故的林予老师以及珍藏于我手中的他生前的几册藏书。(3)
  (1)中的短语属于“事体+事体”类,构成的短语的各项之间相互独立,没有依赖关系。
  (2)中“飞快而奇迹”和“熟稔沉着”是两个副词构成的短语,分别说明“攀”和“爬”的状况,属于“关系+关系”型结构式,各项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这两个短语都属于并列结构。
  (3)中“叙述风格”中的“叙述”本来是动词,在这里用作名词,这个短语应归入“事体+事体”型结构式,然而“叙述”这时应该指“风格的一种”,说明“风格”的性质,其语义要通过“风格”来实现,句中使“我”想起林予老师的是“风格”而不是“叙述”,“风格”是概念自主的,“叙述”是概念依赖的,因此这个短语并不构成并列结构。
  因此,并列结构应属于“事体+事体”或“关系+关系”类型,且各项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依赖关系。
  
  3.并列结构形成的意象
  
  意象是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指对事物的感知在大脑中形成的表征,比如大脑中会出现你见过的事物、情景,听过的声音,走、拿、打等动作也会在大脑中形成运动意象。但这种表征不是丰富的形象,而是删除具体细节的有组织的结构,是客体或事件在大脑里的一种抽象类比物。
  并列结构各构件应该形成各自独立的意象。我们来看英语短语“bread and butter”,“bread”和“butter”是两个典型的“事体性”的词,而且两者之间由“and”连接,从形式上看是并列的,但是当听到或看到这个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却并不是“bread”和“butter”各自独立两种事物的意象,而是一个整体事物的意象――“涂黄油的面包”,显然这时我们再把它当作并列结构的短语就不合适了。再如“牛和羊”,两个事体性的词表明两种动物,形成两种意象,而“牛羊成群”中的“牛羊”虽然结构上各自独立,但是形成的意象却和“牛和羊”不同,我们在看到“牛羊成群”这个短语的时候,大脑中并不会出现“牛”和“羊”两种截然分开的动物群体,不会形成两种动物的意象,而是一个由牛和羊组成的整体,也不排除还有其它种类的牲畜,但是却不能再扩展,不能说“牛羊马成群”,这时的“牛”和“羊”具有物质性,“牛羊”这个时候不能算是并列结构,而是指一群牲畜的一个词。
  同样汉语中的“直来直去”、“一板一眼”、“你一句我一句”等,从形式上看各构件之间都是独立的,没有依赖关系,然而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们的组合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意象,如果把短语分开来说成“直来”、“直去”、“一板”、“一眼”,“你一句”、“我一句”,其语义就很难以理解了。
  因此,并列结构还要在语义上满足各并列项形成各自的意象这一条件。
  
  4.并列结构的认知域
  
  认知域是描写语义结构时所涉及的概念域,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对语义结构的描写即是相对于这些认知域。各种概念和知识系统构成一个具有层次的认知域网络,构成我们的百科知识体系,对高层次的概念的描述依赖于对低层次概念的认知操作,我们对每一事物的认知都是以认知域为背景或基体的。(赵艳芳,2005)比如一个“圆”是相对于二维空间而言的,这时,“圆”为图形或侧面,二维空间为背景或基体。但“弧”是以“圆”为背景的。这时,“圆”成为“弧”的直接认知域,称为初级认知域。也就是说,对“弧”的定义比对“圆”的定义更复杂。任何一个认知单位当它作为认识另一个更具体的认知单位的背景时,也称为认知域,可见认知域分为不同层次,有大小、复杂程度和基本的认知域和非基本的认知域之分。
  语言中的每个表达式都有一个对应的认知域,其管辖的范围有大有小,也就是说人们在理解一个事体时所涉及的辖域有大有小,这就形成了辖域的级阶。例如:arm>hand>finger>knuckle,这里arm的概念提供了hand的空间范围,hand的概念提供了finger的空间范围,依次可推。对于knuckle来说,finger作为它的辖域就比arm作为辖域的级阶要低,那么在认知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就相对较少,“A forefinger has 3 knuckles”就比“An arm has 14 knuckles”的认知过程简单,前者是被人接受的句子,而后者则会让人费解,这是因为“knuckles”和“forefinger”的认知距离比和“arm”的认知距离要近。
  The youngsters went off to the dance and the equator is equidistant from the two poles.(4)
  (4)中的两个分句在结构上是各自独立的,且各分句形成各自的意象和命题,可是当这样两个结构被以并列的形式放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很难通过一般的认知模式对这句话形成概念并获取有用信息,从而体现话语的功能,这是因为这两个分句的直接辖域相差太远。
  篮子里有香蕉、苹果和水果。(5)
  句中“香蕉”、“苹果”和“水果”直接辖域接近,但以并列结构的形式出现仍不被接受,这是因为“香蕉、苹果”的直接辖域比“水果”低一个级阶,后者的直接辖域管辖前者的直接辖域,所以并列结构各并列项应该具有属于同一级阶的直接辖域。
  
  5.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英汉语并列结构三方面的特点:
  (1)并列结构应属于“事体+事体”或“关系+关系”结构式类型,且各项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依赖关系。
  (2)在语义上并列结构各并列项应分别形成各自的意象。
  (3)并列结构各并列项直接辖域相差越远,就越难被人们接受,且各并列项应该具有属于同一级阶的直接辖域。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伦道夫・夸克.英语语法大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1995,1.
  [4]石毓智.语法的概念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8]Lakoff,G. &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Books,1999.
  [9]Langacker,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