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友武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我们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布置得好的作业对于激发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只要学生知道教师要他们做什么以及怎样做,通常他们都是愿意做作业的。如果教师想让学生完成作业,就必须保证作业是明确的、有意义的,而且是学生能够完成的。
  
  一、重“质”减量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首先作出归类分析,按功能划分,把注音本、田字本、大横格3项作业合成一项,这三项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句的认知训练,都集中在大横格上,字词每个两遍,要求背诵课文抄一遍。很多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记住与否,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同学记忆力好,或记忆的方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5遍10遍只会增长厌烦心理。记得我小时候,老师让我们把字词写10遍,我们就学会了投机取巧的办法,手握3、4根笔,握成一竖行,一次就相当于写了3、4遍了,跟留2、3遍的道理是一样的。而到了考试的时候还要再记,重复浪费资源。与其逼迫学生学会投机取巧,还不如“化敌为友”,留少些作业。至于学生能否掌握我还有对策,我与学生立下条约:当天学完的字词或课文必须当天掌握,第二天早自习考,全会的可以免去这些作业,错个别的可单改错字即可,“全军覆没”的则甘愿按原来的量完成作业。如此坚持几天,大家都看到会的同学享受的优待及带来的种种好处,便都自觉学习生字词了。再加上同学们看到别的班同学作业多,自己作业少,心里就觉得很美,还能增进向师性。如此,学生可减轻一半的作业量,基础知识也掌握了,老师也省下了许多批改作业的时间。
  
  二、注重作业的趣味性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我们要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儿童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学习潜能。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作业形式设计上,要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如在学习古诗《绝句》过程中,我让学生在理解诗意后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把诗中描绘的美景画下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如在教学生学习生字时,为了能把识字、记字变得生动有趣,我根据小学生好动手爱动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预习生字时根据字的音、形、义的特点设计谜面、歌谣、顺口溜等进行识记,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寓识字于愉快有趣的猜猜玩玩中,使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三、作业要彰显个性
  
  人和人的个性爱好、能力是有差异的。之所以360行,行行出状元,就是因为他自身技能得到充分发展了,所以语文老师的职责在于传播知识,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义务把每个学生都教成语文家,从而遏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原来我们留的作业都是抄某些词或某篇课文,每次一留作业,学生总是垂头丧气,把它当成一种负担,何时能让他们把作业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做呢?如学了古诗,我便留了一项作业,让学生为古诗配主题图,同学们很兴奋。
  
  四、适当布置实践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实践性作业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规律,结合教材实际,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把语文课和开放的课文实践活动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如学习了《小球迷的故事》后,我让学生出一期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在办报过程中首先广泛阅读书刊、杂志,收集有关资料,同时综合运用阅读、美术、书法等各种知识与技能,将刊头设计、材料取舍、排版、插图等集于一身,不但培养了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而且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作业提供了一个教给学生学习技能的良好机会。它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思考问题、了解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的相对优点以及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机会。此外,作业完成以后,通过讨论不同学生完成作业的不同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学生可以从中掌握诸多学习技能。作业是使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目标前进的最好方法之一。精心布置的作业能使学生有完成它的愿望,这样的作业对于教学的成功常常产生很大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