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发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晓玲 张德凤

  摘要: 根据《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理论多、实践强的特点,本文作者对该课程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从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梳理课程的知识领域,设计新课程教学方案,注重完善实训条件、创设工作情景、开发教学资源、改革考核方式。实践表明,本课程开发在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是高职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课程实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它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多、实践性强、教学难度大。要培养出面向工程、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优秀的课程设计和适合的教学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1]结合教学实际,笔者提出了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进行开发的思路。实践表明: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在提高实训的效率,在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等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它使《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得到了质的提升。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
  
  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2]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设计以搭建和管理一个中小型局域网络为线索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开发:首先根据市场、企业、行业对网络管理员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确定了网络管理员的职业岗位培养目标。其次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管理员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制订课程标准,然后进行主教材、教师指导书、学生指导书以及配套资源的开发。再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培养网络管理员应具备的能力。最后通过各种教学评价方式得到反馈,不断改进教学。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施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思考、总结、提高,使学生通过过程完整的具体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教学改革取得成效,设计的课程得以有效实施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实施课程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2.1完善的实训条件。
  要使课程得以有效实施,教师必须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这就对学校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学校必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实施教学,同时也必须大力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模拟实训场所的建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是学校课程改革真正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2.2教学内容模块化,创设工作情景。
  教师可按照“建网→管网→用网”的流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能力、知识和素质的培养。教师可从企业引入真实的项目,加以提炼,融入职业态度、素质的教育,让学生能切实掌握实际技能,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包括课堂实践、课堂拓展、课外拓展、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深度和广度上层次递进,增强实践性。
  
  2.3合理的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笔者对考核评价方式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更适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
  终结性考核是指通过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情景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要求试卷题型丰富、知识面广、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它既可以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可以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形成性考核主要是通过项目训练考查学生对工作情景的掌握情况和综合项目实训的设计能力。学校要与行业企业合作,保持考核标准不断更新,将职业素质、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纳入考核范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职业态度,提升职业能力。
  
  2.4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校应对网络专业主要工作岗位进行企业调研与座谈,与合作企业的专家一起共同开展职业岗位能力解构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准确分解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态度要求,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实训手册、教案、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课程的教学资源最好可以在网上浏览和下载,这样可以使任何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获取知识,训练技能,保证学生按需学习和自主学习。学校应提倡开放式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
  
  3.效果分析
  
  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笔直者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尝试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从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梳理课程的知识领域,设计新课程教学方案,注重强化技能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其智力的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作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自觉、主动乐意地参加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其自信心。
  
  3.2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要素,它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影响智力活动的理解和接受。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为充分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的保持,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验表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效果是显著的,它使学生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等综合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依据工学交替和创设工作情景的教学模式来实现的。课程的实施以行动为导向,注重完善实训条件、创设工作情景、开发教学资源、改革考核方式。实践表明,针对高职学生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金春.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D].苏州大学,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