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终身体育思想主导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农 琳 何长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如何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适应素质教育需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一问题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达到健康第一的目的和掌握终身体育的方法和习惯,激发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终生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和习惯。
1.终身体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终身体育是指终身进行的体育锻炼和接受的体育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教育过程,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健康状况和工作、生活环境等客观条件,选择或重新学习体育锻炼,以满足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终身体育思想要求学校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活力,形成自觉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校体育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是实施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高职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施以科学的锻炼方法,能促进身体素质向良好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学校体育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培养的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学生与其他体力劳动者相比更需要体育,更应成为终身体育的对象。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使学生提高对体育认识的层次,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终身体育中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2.终身体育教育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的基地,体育教学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体育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核心是课程的设置,要对学生进行与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运动训练,培养学生适应就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以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因此体育课程的设置应当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教师应设置一系列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培养和发展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3.运用终身体育思想主导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终身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运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体育教学,能使每一个学生形成终身保持和增进健康的意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育从原来的反映身体素质水平的达标率等量性的近期效果,开始向体育文化素质、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隐性的远期方面转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努力更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由过去侧重传授运动技术向传授现代体育科学理论与方法方向转变,由“技术型”向“智能型”转变,由传授运动技艺向终身受益的体育教学转变。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自我进修来丰富自身的知识;要有创新能力,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体育教师要做终身体育思想、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终身体育的实践者,做学生终身体育的启蒙人和指导者,做终身体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新型组织管理者,成为积极应对终身体育框架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者。故而,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把体育课上成学生最爱上的课,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理解、适应和积极推行终身体育,保证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运行。
3.2灌输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应从掌握事物认知规律入手,加强体育理论教学。
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其对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教师传授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健身,用什么方法健身,怎样做才是科学的健身等,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健身观,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理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进行终身受用的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特别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体育保健、体育功能与价值、运动医疗及运动创伤的防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学生注意理论教材的选择要有科学性、实效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时代性,要以科学锻炼身体、增强身心健康、结合终身受益为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传授高层次的健身、养心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理论,通过体育教育使其具备自我锻炼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指导学生“如何练”才能有好的效果,而不是“跟着练”却不知所以然,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从而运用课堂内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方法,指导自己进行科学的健身。
3.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要突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学校体育传统的教学思想、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根据学习内容,学生按规定的模式进行活动。这种教学虽能通过运动给予学生机体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但由于受模式和规定的限制,对追求运动的持续性和长远性极为不利。终身体育要求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方法,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改革体育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采取“启发式”教学、“小团体式”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活泼性,让学生感到亲切、快乐与满足,使之主动投入,积极锻炼,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体育方法的改革也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这种利用光、声、音像等多媒体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能将更多最新体育事件直观搬上讲台,激活课堂,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喜欢体育,乐于锻炼。
3.4教授学生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应结合学生兴趣自主选择体育项目。
兴趣是激发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在于兴趣培养,只有产生了浓厚兴趣,观念的形成才能水到渠成。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选项体育课”与“课外俱乐部”相结合等形式,使学生能按照自身爱好选择上课内容,提高积极性与运动水平。在此基础上,学生会逐步理解到锻炼对于人体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有意识地使体育活动成为一种稳定的、不间断的自觉行为,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化的体育观念和高层次的体育意识,并在未来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尝试新的体育活动,培养新的体育爱好,掌握新的体育技能。
3.5养成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要在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的衔接上下功夫。
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无缝衔接,能极大地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有利于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养成终生体育行为和习惯有潜移默化的功效。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续,可以提高和巩固体育教学中所学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锻炼能力和锻炼习惯的重要措施。体育锻炼能力是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形成的,教师在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项目,既能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又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巩固锻炼效果。青少年大都喜爱健美操、拉丁舞、游泳、自卫防身术武术、羽毛球等时尚体育项目,教师将这些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引入体育选课堂,不仅会大大丰富课程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其社会适应及生存能力,而且由于项目本身趣味性强,健身效果显著,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势必会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体育运动能力增强的效果,形成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一生必须按照个人意志,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
4.结语
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是高职院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和全民健身的现实需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本着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坚持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健康第一为目的的体育教育理念,从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理顺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的衔接等方面入手,通过体育学习过程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高职院校中真正实现举国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高艳华.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学报,2002.2(5):13.
[2]王明阳.实施健康教育.搞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学报,2002.2,(6):36.
[3]金朝跃等.从主体需要改革高职体育课程教学[J].浙江体育科学,2003.6:39-41.
[4]胡茵.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5]王玉扩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