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武术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丽芬

  摘 要: 本文作者对江西教育学院武术选项课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探讨在研究性学习和采用传统学习条件下,大学生对“体育研究性学习”认识的差异,以及其对体育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 武术选项课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研究性学习是实现现代化教学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基本环节。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和锻炼,使其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与体育能力。从这个目标出发,笔者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以探讨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9月―2009年1月对江西教育学院武术选项课两个女生班级(每班32人)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及体育基础知识测试,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属同一水平,样本真实有效。本实验以24式太极拳为教学内容。两班学生均未接触过24式太极拳,也没有学练过任何太极拳,说明在教学实验前两班的基本条件一致。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
  对实验班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实验时间为18周每周2课时,总计36学时。
  为了使教学活动过程中能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笔者根据武术课的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了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程序,目的在于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辅助、引导作用。
  1.2.2问卷调查法
  实验后,向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发放自编的《学生体育研究性学习认识情况调查表》,用以了解实验后学生体育研究性学习认识水平变化情况。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FOR WINDOW13统计分析软件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T检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体育学习兴趣的差异进行出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后测试结果
  2.1.1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影响
  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50米,T=1.41,P<0.05;800米,T=1.82,P<0.05;仰卧起坐:T=1.88,P<0.01,实验班和对照班差异显著,实验班体质健康标准三项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由于实验教学针对性强,学生学习、锻炼目的性明确,参加锻炼的积极性高,学生能有效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能有效地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2.1.2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武术技评成绩的影响
  实验后两班测试结果具有显著性试验差异,说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武术技评成绩。这是因为在教学中引用“研究性学习”策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这样促进学生不断思考研究性学习,从中找出错误,经过反馈可以逐步地改进学习,经过多次地反馈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2.1.3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对体育成绩的影响
  从体育课成绩来看,实验班掌握武术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等考核成绩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班。考核成绩中两班“良好”、“中”无明显差异,但优秀率与及格率差异显著。
  2.2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态度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的认知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持积极认可态度。
  从认知能力、心理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来看,本科生较大专生、中学生更成熟,一旦确立学习目标,他们有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和途径去完成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教学由过去的传习型向研讨型转化,部分学生会经常上网查找资料,传看录像、图解,进行自我练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变得更为普遍。
  娱乐是体育的一大重要功能,体育课亦应如此,而过去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教学内容枯燥陈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探求欲受到压制,从而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研究性学习行为达到目标,其主体意识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张扬。这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并能不断地从运动中获得快乐和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有利于学生对运动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对两班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表现出较对照班更高的积极性。
  2.3教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在回答“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能否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作出评价”这两个问题时,两班学生的回答较接近,实验班有45%的学生、对照班有50%的学生还不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正确地作出评价,说明学生在“身体评价”这一环节上不清楚,或者说对如何评价自己的身体状况还不了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对“身体评价”这一知识点与身体素质等内容相结合进行讲解,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比较直观地去对照,找到自己身体素质所对应的坐标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
  在回答“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学习有关体育方面的内容吗”这一问题时,两个班的学生的答案比较接近。实验班有37.5%的学生表示会,有57.5%的学生表示不会,5%的学生回答不清楚;对照班有35%的学生表示会,有55%的学生表示不会,10%的学生回答不清楚。说明学生在利用网络计算机之类的方法来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是比较少的,还需充分发挥网络等媒体的优势,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结论
  
  3.1实验班学生的体育成绩(技术技能的掌握、体育运动素质方面)较对照班有显著的提高。这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学习目标,并选择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学生能够结合教师的主导意图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体会如何提高和运用体育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实验班学生较对照班学生对体育课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能力,能主动进行体育运动学习,练习方法也更有创造性。
  3.3实验班与对照班大学生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来学习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术技能方面都有所欠缺。说明大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途径还是以传统的课堂学习为主,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海英.体育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体育研究,2006.5:199-200.
  [2]何秋华,唐新发.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成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42-44.
  [3]王永翔.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与方法[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4).
  [4]陶涛,陈新华.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2):76-79.
  [5]王胜利,陈玉茜.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48-50.
  
  项目基金:2008年江西省教育学院立项课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