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人文关怀的健身育人体育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 云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体育教学重体轻育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文关怀的健身育人体育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凸显学生个体生命的完整性,教学过程富于情感意味,教学内容融合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建构师生“对话”关系,加强教师个人人文素养。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人文关怀 健身育人 教学策略
  
  1.问题的提出
  
  当前,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就是: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技能、教法和体质等“物化”层面的改善,而忽视了在此基础上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方面的深层次的探索,从而使体育教学呈现出重科学性、轻人文性的倾向。
  运用体育冰山学说分析,当前实际的体育教学所重视的往往是“冰山”上轰轰烈烈的体育知识、运动技术、体质健康等有形成分,而忽略了水面下被遮盖的、对有形成分起决定作用的无形的人文因素,以致体育教学出现了“体”与“育”相分、科学与人文相离的倾向,从而造成“重体轻育”现象。其根源是体育教学缺乏人文关怀的基本理念。
  新一轮课改要求学校教育教学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此时,学校体育的功能应当从重技能、体质等“物化”层面转向全面塑造学生的精神与身体,提高学生身、心、群(社会适应)素质的人文关怀轨道上来。体育教学作为实现学校体育功能的主要途径,理应承担起提高学生身、心、群素质的人文关怀责任。也就是说,体育教学不仅要“健身”,而且要“育人”,其中,“健身”是指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它需要科学施教;“育人”是指培养富有情感和责任感的身、心、群(合群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它需要人文关怀。
  实践证明,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是有形的物化锻炼和无形的人性修炼的整合,即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值得强调的是,为什么学校体育不能仅强调教学科学性,而且得注重人文关怀呢?其原因有三:一是单纯的健康会使人形成只求生命数量、不求其质量的旧观念;二是“育人”是德、智、体三者共同的目标;三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目标”的归宿是为了“人”,即从“身、心、群”三个方位健身育人。所以,欲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就应树立基于人文关怀的体育教学理念。
  
  2.基于人文关怀的健身育人体育教学策略
  
  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如果要真正落实既健身又育人的人文关怀,那么就必须在实施策略上注意以下几点:教学目标上凸显学生个体生命的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富于情感意味,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融合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在师生关系方面建构“对话”关系,在教师个人素质方面加强人文素养。
  2.1教学目标凸显学生个体生命的完整性
  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主体,完整的生命中不只有认知的成分,还有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要素,他们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需要,而且有发展情感、意志、态度的需要。因此,设计体育教学目标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习得,而忽视他们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教师应在确定认知目标的同时,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并从整体上对这些目标进行整合,让学生能从体育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全面发展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感受、体验、欣赏、创造,不断完善学生的生命世界,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
  体育教学的目标中,体育知识学习固然十分重要,但教学目标不能只看重体育知识的掌握而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意义追寻、精神养成,否则,体育教学的价值只能限定在健身的范围,而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只有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感受、体悟、审美乃至人格与精神,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既具备丰富的体育知识又具有健全的生命情怀的完整的生命个体。
  2.2教学过程富于情感意味
  体育教学过程不应只是一种体育运动认识过程,它还应是富于情感的过程。传统体育教学常常忽视教学过程的情感因素,把生动活泼的体育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体育技能认知的框架之中。而事实上,教学过程“不只是行为主义理解下行为的改变过程,不只是信息论理念下知识的积累和加工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心理全面演进的过程”。倘若仅仅注重认知而无视情意因素的作用,那么不仅会影响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效性,而且会阻滞学生整体生命素质的发展。因此,关注学生完整生命成长的体育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各项运动技术技能学习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情感投入,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到体育科学知识,而且能陶冶性情,培养体育精神,让体育运动公平、奋斗、超越的价值融入到学生的生命品质中。
  所以,充满人文关怀的体育教学过程应当一改传统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复杂性、生成性,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满足他们多种需要,让他们乐在其中的人性化的体育学习平台,从而使体育教学过程充盈生机和灵性。
  2.3教学内容融合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
  对象世界是把世界万物看作是被认识、被使用的对象,偏爱对象世界的体育教学内容关注的是学生掌握多少体育知识,形成多少运动技能技巧;意义世界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精神、生命、内在关系的存在,注重意义世界的体育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整体精神与生命的成长,与基于人文关怀的健身育人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
  以往体育教学内容执著于对象世界,以学生习得体育技术技能、体质健康状况如何来衡量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而内蕴于知识中的更深刻而丰富的意义却被忽略。基于人文关怀的体育教学内容应是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融合。例如,就集体项目课程内容来说,如篮球、足球、集体游戏等,需要呈现给学生团结协作、密切沟通、甘于奉献等价值理念;就个人项目课程内容来说,如田径、乒乓球、个人挑战体育活动等,能够让学生受到永不言败、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等人文教化;就时尚项目课程内容来说,如户外运动、健美操、轮滑、体育舞蹈等,可以培育学生审美情操、追求和谐、爱护自然的志趣态度。
  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相融的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体验生命意义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促使学生不把自己的体育学习局限于教学内容中显现的、在场的东西,不受权威规范亦步亦趋地学习,而是在不断的身体操练中发现和感受体育项目、运动技术、比赛较量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在独特的学习体验过程中理解体育、理解自己、理解社会。
  2.4构建师生“对话”关系
  充满人文关怀的体育教学需要在师生关系方面构建“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也非单纯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是师生在共同的体育教学情境里心与心的“对话”。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作为自由自主的个体投入到一同创造的体育教学氛围中,相互吸引,相互接纳,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理解与回应,师生之间进行着体育知识与智慧的交流、体育精神与意义的沟通,共同体验着美好的人际关系。在对话关系中,教师不只是面向学生的传授者,更是体谅学生的倾听者,教师理解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的不同体育活动水平、不同体育认识、不同体育见解能够宽容与支持。教师总是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发展各自运动能力、发挥各自的创造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让学生个性情感的光芒在教学中充分地显现出来,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以自由舒展,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
  2.5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质修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其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人文关怀的实现。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文化素质修养,教学中力求精神饱满、情感丰富,讲解形象直观,示范标准优美,给学生一个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形象,以优秀的品质、丰富的情感、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是体育教学中实现人文关怀的必要前提,教师应具备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言传身教的精湛技艺、化苦为乐的教学心态。一节课的内容学生不一定都能掌握,但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水平、教学态度和对学生的关爱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教师要将自己的言行作为教育学生的特殊教材,悄无声息却又真实有效地影响学生。如果体育教师上课就是教动作和知识,忽视思想、灵魂的培育,忽视情感检验、意志锻炼,则偏离了健身育人的人文关怀教学理念。
  
  3.结语
  
  基于人文关怀的健身育人体育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整体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拓展学生“身、心、群”生命素质的教学思想。基于人文关怀的健身育人体育教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学生可以经由体育教学而获得多少体育知识、认识多少体育文化,更在于学生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体育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其本质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健身育人的生命活动。
  构建“健身育人”的体育教学理念,是主动构筑和谐学校体育的思想平台,因为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不仅需要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需要体育的人文关怀。从人文关怀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健身育人体育教学策略,是主动构筑和谐学校体育的操作平台。和谐社会的发展,更呼唤提高学生身、心、群素质的教育教学,体育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4,(4):43-45.
  [2]闫守轩.论体验教学的生命机制[J].教育科学,2006,(6):98.
  [3]施霏霏.新世纪的学校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回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122-124.
  [4]李勇,龙明莲.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J].贵州体育科技,2006,(2):70.
  [5]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74-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