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动员退役后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建新 马爱民

  摘 要: 本文结合运动员退役的心理特征,分析了我国运动员退役后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影响运动员退役过程中的诸多心理因素,并归纳有关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对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心理问题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运动员 退役 心理问题 产生因素 对策
  
  一、前言
  
  我国运动员长期生活在运动队中,从小就参加运动队训练,为了国家和集体的荣誉,他们拼搏进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教育、工作、家庭和其他兴趣爱好的代价。然而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退役是每个运动员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退役后的运动员何去何从呢?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退役运动员的出路是由组织给予安排的,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有良好的就业条件。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成熟,运动员需要自己另谋出路。据统计,我国现役运动员有14000人,正常年份每年约有3000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全运会后将有更多的运动员退役[1]。一些运动员退役后能很好地调整自己,重新投入生活中,如李宁等著名运动员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但成功事例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运动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无所适从,许多人产生了消极的心理。运动员退役与就业接轨的不协调,也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运动员的退役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拟分析退役运动员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探讨影响退役运动员心理的相关因素,为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顺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退役运动员的主要心理问题
  
  1.焦虑。
  运动员退役后首先面对的第一大问题就是靠什么生活。运动员在运动队日复一日地训练,文化知识的学习、其他技能的掌握等受到较大限制,除了继续从事为之奋斗多年的体育事业外,没有其他技能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即使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也会无所适从,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新的工作,适应新的环境,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的心理。
  2.人际关系紧张。
  运动员在运动队期间,接触对象只有教练员、队友、领导和家人、朋友,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人际关系相对融洽,社会活动能力不够强。运动员退役后进入工作单位,社会活动范围突然扩大,往往一时难以适应,社会活动能力弱的缺点造成了他们与周围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情绪。
  3.茫然感。
  退役对运动员来说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之一,退役意味着社会角色的根本转变。运动员原本想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却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单一的角色认知会让一些运动员对退役后的生活失去信心和期望,而且一旦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他们曾经引以为豪的运动技能将毫无用武之地,何去何从的痛苦抉择令他们产生了被社会抛弃的茫然感,许多运动员就是带着困惑、不自信离开运动场的。
  4.失落感。
  运动员在运动队生活的时候,训练和比赛是他们的中心,退役之后不体验到失落感是相当困难的。像李宁这样带着荣誉结束职业生涯的运动员是少数,那些曾经在国内外大型比赛中取得过好的名次,但由于一些小的失误未能登上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和那些随着年龄增大或其他客观原因被迫退役的运动员,他们失去了弥补人生遗憾的机会,他们所体验到的失落感更为强烈。
  
  三、退役运动员心理问题的产生因素
  
  1.竞技体育制度。
  竞技体育制度,包括运动员退役后的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与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独特的体育运行环境,以及相关的运动员选拔和培养机制有关[2]。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竞技体育制度,虽然竞技体育制度几经改革,但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竞技人才选拔和培养主要由国家主管,金字塔式的培养输送体系弊端相当明显――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运动员有机会进入国家队和地方省队继续训练,更多的运动员面临着提前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命运。滞留在业余体校或体工队的运动员等待组织帮助分配工作,就业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会严重影响到退役运动员心理反应。
  2.社会支持。
  教练员、家庭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影响运动员退役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教练员是运动员的直接领导者。他们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了如指掌,对运动员作出退役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练员要鼓励运动员以“李宁现象型”[3](即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比较完善并能在竞技保持阶段坚持多年,直到再也维持不了较高的竞技水平时才退役)的方式结束职业生涯,对于那些“激流勇退”和因偶然事件退役的运动员要给予关怀和帮助,让运动员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开运动队。其次,家庭是运动员心灵的归宿,如果家庭成员不能理解和支持运动员退役的决定,会使运动员产生失落感,将不利于运动员很好地进行退役前的调整。最后,运动员从事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其受到国人关注程度也有所差异。比如,倍受大家关注的奥运热门项目,其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形势和经济收入要好于非奥运项目的退役运动员,这些社会支持系统都会引起运动员心理反应的不平衡。
  3.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和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它常受个人经验的影响。
  我国运动员都是专业队员,受教练员和领队的管理,训练和比赛成为运动员的中心任务,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基本都由相关人员负责。这种做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运动员的生活负担,减少了运动员的精力分散,但是间接地使运动员除训练和比赛以外的许多能力的发展受到较大制约,比如:个人的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二次就业的职业培训都不够。因此,很多运动员形成了单一的自我评价体系,他们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完全依靠他们作为运动员的能力和所创造的成功,而淡化了其作为一名社会人的角色意识,形成了狭窄的角色认知。一旦退役,他们因为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就业问题依赖组织安排,而且不能很好地发现自我,对自己的角色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都会影响心理适应调整过程。
  
  四、解决退役运动员心理问题的对策
  
  1.完善竞技体育制度,促进社会各界支持。
  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完善竞技体育制度,健全退役运动员保障体系,保障退役运动员就业权利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各界要理解退役运动员需要有一个特殊学习和适应新工作的过渡阶段,应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练员、队友、领导和家人要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对于那些受人冷落的非奥运比赛项目,相关部门要给予重视,减少项目差异给运动员心理造成的影响。
  2.实施“体教结合”,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
  我国运动员长期集中式训练,文化知识的学习受到影响,大部分运动员因而过早地担心退役后能否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要,有些在运动员中开展的文化学习流于形式,大多数运动员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而应付学习。为真正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解决运动员的出路问题,可以将一些运动队或训练基地设置在高等院校内,一方面,利用高校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师资条件等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社会活动能力进行强化培养,另一方面,运动员通过在高校的学习,在退役后的工作选择方面会有更多的余地和更大的把握。因此,开发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能力,是解决运动员退役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
  3.引导客观准确自我评估,促进人际关系融洽。
  运动员无论过去在运动场上多么辉煌、多么荣耀,退役后,一切就成为历史,他们应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一方面,运动员要接受退役的现实,明确自己角色的转变和现在的社会身份,同时也要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努力发展、开发和更新自己的潜力,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价值。运动员对自我评价越客观,越能顺利渡过调整期。另一方面,运动员退役工作后,要准确把握自我,通过合理的方法和途径迅速与周围同事建立新关系,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为今后自己才能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田麦久等对我国39名奥运选手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43.6%的退役运动员主管的工作有显著或一定进展,56.4%的退役运动员工作进行正常,这些退役的运动员有能力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4]。
  4.加强职业培训,改变就业观念。
  退役运动员在选择职业培训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考虑个人意愿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要认真了解社会需要,认识自己的素质特点,根据自己的能力所长选择职业,发挥个人最大潜力,寻找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进行创造性劳动;要改变就业观念,扩大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并将职业培训的目标具体化,及时调整目标,一步步接近目标,体现人生价值。
  5.重视退役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工作。
  退役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在转换自身角色身份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诸如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怎样克服自卑心理,如何处理压力和抉择等一系列问题。运动员一旦无法从这些问题中摆脱出来,就会陷入更深的迷茫之中。因此,对有心理障碍的退役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是必要的。通过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等方法解除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努力塑造自己,协调人际关系,使他们认真地选择就业岗位,选择人生的新起点,在新的旅程中再创辉煌。
  
  五、结语
  对退役运动员心理反应的研究显示,运动员退役后易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出现焦虑、人际关系紧张、茫然感和失落感等。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竞技体育制度、社会支持和角色认知是造成退役运动员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完善竞技体育制度,引起社会各界支持;实施“体教结合”,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引导退役运动员客观准确自我评估,促进人际关系融洽;加强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改变就业观念和重视退役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工作,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赵锦榕.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的心理调整因素及对策.体育科技,2002,(1).
  [2]刘方琳,张力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体育科学,2004,(11).
  [3]张保华.我国可测量项目运动员退役的年龄特征及退役致因的研究.体育科学,1996,(5).
  [4]张忠秋.论高水平运动员的宏观激励.上海体育学报,199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