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原型理论视角下古诗词文化意象的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 童

  摘 要: 翻译研究者证明翻译是一个原型范畴。本文从原型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性出发,结合实例对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作了分析。
  关键词: 原型理论 古诗词 文化意象 翻译
  
  一、 引语
  
  原型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大成果,对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谓基于原型的范畴化,可表述为:“一个类当中有一个最典型的成员,它就是这个类的原型。该类中的其他成员有的与原型相似性多一些,有的成员与原型相似性少一些。”[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翻译研究者开始把原型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经大量分析证明翻译是一个原型范畴。古诗词英译是文学翻译中颇具挑战性的领域,而其中对文化意象的处理更是困扰译者的一大问题,文化意象的翻译往往成为古诗词翻译中的阻滞点所在。本文将在“翻译作为原型范畴”这一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翻译的实例,具体分析原型理论对这一特殊翻译领域的指导作用。
  (一)原型理论对翻译的元理论作用。
  《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一文对原型理论与翻译的关系作了详尽的探讨。自德国学者Albrecht Neubert(1985)最早把原型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Neubert(1985)采用了原型分析的方法对源语语篇进行分类。而Snell-Homby (1988/1995)则把原型分析的方法延伸到了对目标语语篇的分类……挪威学者Halverson博士还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翻译’确实是一个原型范畴,体现出原型效应”[2]。我国学者王仁强的研究,表明除了“翻译”这一概念本身外,翻译策略也体现出原型效应。从翻译标准的角度来说,辜正坤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与Neubert & Shreve(1992:130一137)关于翻译中原文语篇特征及译文语篇特征的原型分析结合看来,“把翻译规范看成是翻译原型更有利于深化我们对翻译标准的认识”[2]。在《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中,王仁强和章宜华两位作者最终得出了“原型范畴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元理论意义,即它能指导我们开展翻译研究”的结论[2]。
  (二)文化意象
  本文所探讨的“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ry)”是指蕴含文化意义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渗透在言词之中,包含着广阔而深沉的内涵,往往传达出一种美的境界”。[3]中国古典诗词善于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现复杂而含蓄的感情,其文学特性与美学特性都决定了文化意象在作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好地将原作意境在目标语中再现,文化意象的翻译十分关键。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每种语言背后的文化生态有很大差别,文化意象则恰恰植根于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这部分的翻译尤为困难。将古诗词中的文化意象合理再现而不损其文化含义,成为众多翻译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原型理论作为翻译元理论的框架下,文化意象的翻译标准及翻译过程均可视为原型范畴。在翻译过程及策略方面,译者应遵从原型范畴的认知理据,即“经验性”和“显著性”、“熟悉度”[4],从文化意象在源语中的原型出发,寻找译入语中对应的最佳原型。而翻译标准亦可视为原型范畴,“翻译规范是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理想翻译(翻译原型)的要求,是译者和译作读者的认知参照点。符合或接近翻译规范(翻译原型)的译作是典型的翻译,是佳译;偏离翻译规范(翻译原型)的翻译是非典型的翻译,是边缘的翻译。不同的翻译会呈现出典型程度的差异。原型之所以与规范具有共通之处,是因为原型性也是一个描写一解释概念”[2]。
  
  二、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英译
  
  中西方文化中都存在着能给读者带来联想意义的意象,但由于两种文化的根本哲学思想、历史经历、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大部分文化意象是有区别的。在进一步的讨论之前,笔者根据两种文化背景下意象的相似程度对古诗词中的文化意象作了分类,简单分为错位的文化意象与缺失的文化意象。
  (一)错位的文化意象
  所谓错位就是某一意象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具有一定文化含义,但在两种背景下的联想含义不同。用语言学家的话说,则是:“世界各族人民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都给它刷上了不同颜色。”[5]
  “西风”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古道西风瘦马”,“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在这些古典诗词里,“西风”作为原型意象反应到中文读者的认知体系中均为“飒飒西风”,表示着凄冷、萧索的含义。英语中同样有west wind这一意象,但这一原型对应到英语读者的认知中却与中文的“西风”所蕴的含义不尽相同。最有名的反例莫过于Ode to The West Wind。诗人雪莱在这首诗中,把西风比喻为能摧毁一切、吹醒沉睡大地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古诗词中与该意象相对应的应该是“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东风了。
  但是,译者在将“西风”中译英的时候普遍选择了west wind,Ode to The West Wind也没有变成《东风颂》,换言之,译者在翻译这一文化意象的时候普遍采取了直译的策略。这样的翻译是否等效呢?结合上下文,英文读者不难读出“west wind”所带来的凄凉、萧瑟意味。即还原到译文环境里,读者得到的文化意象仍然象征着原文作者所试图产生的荒凉含义。这样,译文的交际目的便达到了,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的信息。将翻译标准作为原型范畴,这样的译文才是接近翻译原型的典型翻译。
  (二)缺失的文化意象
  由于文化阻隔,古诗词中大量分布着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意象,例如《玉树后庭花》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表示亡国之音。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末句即为:“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许渊冲教授将“《后庭》遗曲”这一意象译为:“The song composed in vain by a captive king.”[6]因为该意象在英语中不可能找到直接的对应词,所以,译者抓住其典型特征,进行了意译,以达到交流目的。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何满子》。“何满子”是首曲名,声调哀婉。白居易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翻译这一意象时,许渊冲采用了swan song,该英文短语指的是天鹅临死前发出的最为美妙的声音,后喻指人们最后所做的最为成功的作品。从原型理论的认知理据来分析,swan song为英语读者所熟悉,因而读者能较为顺利地理解原文化意象所蕴含的悲剧色彩。
  
  三、结论
  
  原型理论可以用来作为评判翻译的标准,范畴化的选择可以应用于翻译过程中对词的选择。译者需要从源语读者的原型出发,产生联想,映射到译入语读者可能产生的原型印象。原型理论对于翻译具有元理论的作用。
  译者在翻译时不要拘泥于二元论的想法,坚持“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等单纯的翻译策略,而应在分析源语中文化意象原型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策略。读者在评判译文时,也应将译文视为原型范畴,而不是单纯从是否忠于原文等单一评判标准作出判断。本文所分析的译例中,有的是以直译取胜,有的是以意译取胜,有的侧重于保留译文的中文特色,有的更倾向于便于英语读者理解,可见翻译的评判标准并不能死板地用二元论加以区分。
  
  参考文献:
  [1]章勇,李艳.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探究图式的认知解释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4-116.
  [2]王仁强,章宜华.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105-109.
  [3]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10.
  [4]潘冬香.原型理论的认知心理学诠释[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2-514.
  [5]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82.
  [6]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