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工作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茂灿 常 愉
摘要: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因兴趣、情感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团体,其对高校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正确分析其成因和类型特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
关键词: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 类型与特征 作用 管理与教育引导
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是由现代管理学的先驱者梅奥(G.E.Mayo)在霍桑实验研究中首先提出来的。所谓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与正式群体相对而言的,没有得到学校的明文规定或认可,由一些由于共同利益或相同兴趣、爱好、追求或关系密切的学生,以感情为纽带而自发形成的学生团体。在现实中,学生不仅受到正式群体的限制,还受到非正式群体的控制和影响。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十分重视学生非正式群体,加强游离于正式群体之外的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防止消极影响,以利于高校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目标的稳定实现。
一、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与特征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趋于成熟和人生定位的关键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对人生、世界已经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们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由于正式学生群体远不能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充分发展的需要,而只能在非正式群体间交往中满足其情感归属、自尊、认同等的需要,因此他们在正式群体以外找到“知音”、“知己”,形成各种公开或不公开的非正式群体。
(一)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1.利益型。因谋求利益而寻找帮助或搭档而自然形成的群体。如自发形成的勤工助学群体、家教群体。
2.地缘型。由于相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经历,寻求情感归属及心理支持,以感情和友谊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如“老乡会”、“校友会”等。其活动大多表现为离校返校同来同往、生日聚餐等。在其成员遇到突发事件时,大家会群起而助之。
3、感情型。由于同学之间性格相投、言语投机形成友谊和信任,出现感情上的吸引而走到一起。这类群体三五成群,规模不大,但具有浓重的“江湖气息”,常常是形影不离,感情浓烈,排他性强。
4.兴趣爱好型。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经常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开展活动,在群体内提高自己的业余爱好水平,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认可并充分地发展。如摄影协会、街舞联盟、轮滑协会、网络游戏组合等。
5.求知型。大学生中为了共同的学习目的,大家常常聚在一起学习、交流信息、探讨问题,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例如考研小组、创新协会等。
6.信仰型。以相同信仰、理想、信念为基础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群体内的成员有着共同的政治观点、政治抱负,如党团理论学习小组等。
(二)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征。
1.产生自发性。它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以个人之间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
2.成员的相容性。成员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相同或相近,彼此感情融洽,心理相容。
3.群体抵抗性。这是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一大重要特征。比如群体中的某一成员受到教师的批评或学校的处理,群体成员就可能对教师或学校产生不满,形成群体抵抗情绪,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4.成员之间相互感染,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相互影响,行为、行动一致。
5.信息传递的畅通性。非正式群体由于规模较小,所以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关系极为密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畅通。只要学校或班级内外发生一点事情,团体内的成员就会迅速传递和交流信息,直到人人知晓。由于群体明显的感情色彩和立场,致使流动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存在偏差。
6.核心人物威信高。一般来说,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并没有明确的领导分工,但总会有些人因其活动能力强,有号召力,在群体中威信较高,成为成员心目中的“领导核心”。核心人物的言行往往会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
二、理性认识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校园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有着较大影响,同时也影响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和高校的稳定,其行为的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而必须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在高校的影响与作用。
(一)作为学生正式群体的补充,弥补和完善正式群体活动的不足,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了大学生在正式群体中不能满足的心理需求。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因此,可以有选择地和自己愿意交往的人交往,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自己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
(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提高。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彼此之间交往频繁,这会加深自己对别人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也可清楚地认识自己,因此易于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他人的长处,从而取长补短,相互激发和鼓励,共同完善和提高。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的消极作用。由于众多学生参与非正式群体是本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全身心扑在这些业余活动上,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主次不分,忽视专业学习,造成成绩“滑坡”。如果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不好,容易滋生一些不良现象。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在处事上较为偏激,表现出一定的叛逆性,行为容易失控,导致同学之间的不团结,对学校稳定和学生管理工作产生干扰和破坏作用。
三、加强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教育引导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和存在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其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与教育引导。
(一)区别各类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方法,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
“愚蠢的人治水是堵,聪明的人治水是疏”。我们对非正式群体有了大体了解后,就应该对其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既反对“一俊遮百丑”,也反对“因哽废食”。对于上进型的非正式群体,应保护、扶持,发挥其作用,自我管理,为同学服务。如理论学习小组、考研小组、科技创新协会等,要给予支持和保护,促其发展。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应该坚持正面引导和热情帮助的方针,要注意对其成员的感情投入,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使之向上进型转化。对于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要密切关注,时时提防,避免产生消极后果。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果断管理措施,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取缔或调整改造。
(二)建立科学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依法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是抵制学生非正式群体消极作用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制度的制定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效率。要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和透明度,以人为本,做到有法可依,令行禁止,使学生非正式群体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教育和引导。
由于核心人物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其他成员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教育,端正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影响其他成员,起到教育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使得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内容与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余金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J].怀化学院学报,2003,(3):76-77.
[2]刘深廷,于宝春.职业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教育引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0-42.
[3]杨发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477.htm